整治渣土偷倒全市一盘棋 本市东北六区率先联手执法 郭剑烽 |
本报讯 (记者 郭剑烽)前天,一场针对渣土车非法运营、偷倒的专项执法行动在上海东北六区悄悄拉网。和以往类似行动不同的是,所有在前天落网的非法车辆都将被执法人员跨区域追溯源头,直至找到渣土源头实施处罚。据悉,这项由闸北区市容局、市废弃物管理处发起的渣土整治区际联动执法机制有望试行后在全市推广,渣土偷运、偷倒者的违法成本将大大增加。 逃脱处罚形成套路 区际联动是指各区渣土管理、执法部门打破辖区限制,对跨区域流动的非法渣土车辆实施联手打击。对于管理部门而言,推出这样的执法模式实属迫不得已。以闸北区为例,8月,全区共发现偷倒渣土近4500吨,8月29日一夜之间,该区和虹口、宝山相邻的3条道路上,就发现了总计57车、重量超过285吨的偷倒渣土。执法人员通过对渣土的成分鉴别和重量估计,虽然大致判断出渣土来自某区的市政工地,但由于受到区域管辖权的限制,闸北区的执法人员难以进入其他区实施取证调查。事实上,一批非法土方经营者早就形成了对付执法者的基本套路——低价承揽渣土驳运合同,利用深夜执法人员的工作空隙,专挑市郊、区际结合部的偏僻道路实施偷倒。按照原来的执法模式,即使执法人员查获了正在偷倒的渣土车辆,也只能对车辆本身进行处罚,而雇佣了更多违法渣土车辆的源头工地,则会因为管辖权的限制,逃脱处罚。 用“处置证”蒙混过关 前天晚上,闸北、虹口、黄浦、静安、普陀和宝山6区首次结成区域执法联盟,统一行动打击跨区域渣土偷倒。当晚10时27分,一辆车牌为“沪AR6123”的渣土车在汶水路、共和新路口被闸北区执法人员截获,车主当即亮出由虹口区开具的“处置证”辩称自己营运合法。按照以往的管理模式,闸北区的执法人员一般会对该车放行,但有了区际联手的机制,执法人员可以马上呼叫虹口区渣土管理部门配合调查该车“处置证”的真伪和细节。果然,仅用了10分钟,虹口方面就传来消息称:“处置证”虽然不假,但管理部门核定该车的渣土驳运路线是“广粤路-汶水路-逸仙路-吴淞大桥-友谊路”,和该车实际上从汶水路转道共和新路北行的路线存在差异,其目的地也与“处置证”上的核准渣土卸点明显不符,有偷倒嫌疑……半小时后,渣土车的幕后老板驾车到场,不得不承认:以为只要有证,一般只罚200元就可以走路。这次,他不但“处置证”被暂扣,还将连同委托单位接受跨区执法人员的仔细调查,最终的处罚额度可能远远超出他的偷倒所得。 据市废弃物管理处透露,本市有望在东北六区联手执法的基础上,摸索全市性的渣土整治管理新机制。根据正在制定的《渣土分片管理实施方案(草案)》,未来上海的19个区县将可能划分东北、西北和市南3个执法片区,组织跨区域的联手执法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