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乃致知 造化钟神秀 赵桂玲 |
白玉提梁石榴式卣,白玉质。整体为石榴形,上有提梁,椭圆形口、足。周身甚至器底都雕有石榴的枝叶。雕功精细,构思巧妙。下配精美硬木架。 石榴寓意多子。《北史·魏收传》:“齐安德王延宗。纳赵郡李祖收之女为妃。帝到李宅赴宴,妃母宋氏献二石榴于帝前,诸人莫知其意,帝投之,收曰:‘石榴多子’。帝大喜。”故吉祥图案以石榴组成,寓意多子,俗称“榴开百子”。 卣是古代的酒器,古籍和金文中常有“秬鬯一卣”的句子,说明卣是用来盛酒的。此器的造型以青铜卣为蓝本并加以艺术化,是仿古玉器中的精品。这类玉器在清宫很常见,主要是在后宫的书桌或几案上作陈设用。 宫廷玉器仿古始自两宋时期,是受礼学“格物致知”思想的影响。元、明两代多有沿袭,成为玉器形制上一个重要的类型。清宫仿古玉器向来有造化钟神秀之誉,基本为宫中造办处制作,器型种类和数量较前几代为多,风格也更多样化。如此器在花纹装饰上,按照清代的审美观进行了不小的改动。虽然仍称为“卣”,器形上也是以青铜卣的造型为基础,纹饰却脱离了青铜器的韵味,流动跳跃的纹饰不但未被收于工整的布局中,而且打破了造型的规矩,明显和前代的仿古玉器不同。此类玉器在清代仿古玉器中占有不小的比重,追求的艺术理念有所突破,借青铜器的美学价值创造出了玉器的精神个性,以满足皇帝好古与追新立异的矛盾心理,这也是仿古玉器在清宫中兴盛的原因所在。 明日请看《光来无影乱,照处与神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