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 二月河 薛家柱 |
|
5.此事无法挽回 想到这里,何掌柜敲击着桌子,声色俱厉道:“你违反店规,藏偷借据,诈讨赖大人,坏我开泰声誉!尤其是你既将银两讨回,那就成了钱庄公款,你竟不经过我和章大伙的许可,自作主张,先斩后奏,借给他人。这国有国法,店有店规,如果店里的人都像你这样擅自作主,那钱庄还能办下去吗?”胡雪岩目光黯然地承认:“老板,我错了。” “雪岩,令堂托人把你送到我这儿来当学徒,学生意。几年来,你跑街讨账,勤勉努力,我很喜爱你,曾想提拔你作为我的得力助手。可惜,这次捅出了这么大的纰漏,我是爱莫能助啊,只好请你另行高就!店里再不能留你了……”何掌柜毫不容情地作出这个决定,内心也有几分难受,更有些惋惜:像他这么聪明、敬业、勤快的伙计不多啊! 胡雪岩抬起头,怔怔地望着老板,还欲辩上几句,看到何掌柜踱着方步进了金库,知道这事已无法挽回,不再说什么,垂首沮丧地离开。 回到家,胡雪岩见妻子正在堂屋门口的绣花架上一针一线地绣牡丹,立在旁边看了一阵,默默把手中这一笔钱交给了妻子。胡雪岩不想自己被开缺的事让家人知道,故作轻松地解释道:“历年的红利加奖酬。” 一连数日,胡雪岩跑了好多钱庄,全都没有结果。钱庄规矩甚严,一个在钱面上犯了规矩的小伙计,出于信誉需要,是没有哪个钱庄愿用的。没奈何,胡雪岩只得改谋别业:米店、油坊、庄布、南广杂货,等而下的,还有跑邮、缫丝、茶博士、各类作坊……可杭州城里,早就觅饭碗难于登天了! 这天,王有龄乘船北上,途中遇运河淤塞,只得舍舟登岸,改乘马车。辗转两个来月,抵达天津。 经内行指点,王有龄先落天津打听消息。吏部今年掌管捐纳的是哪位章京?秉性如何?各省有多少个需补的实缺?打听这类消息有固定去处,譬如鼓楼附近的“喜雨来”茶楼。 “喜雨来”茶楼临街,市声喧闹。王有龄挑了靠窗的一张茶桌坐下,一边慢慢品茗,一边眺望楼窗外面的津门风光。正赏玩之间,旁边一张茶桌的争吵,引起了他的注意。 争吵的原因,是先到那个茶客坐的桌子,原是当地一位阔少爷长年包用的。现在,他带着一伙朋友来喝茶,上了楼,发现座位已被人占了,就怒气冲天地兴师问罪起来。 阔少爷的四位同伙如狼似虎围住对方,伸拳捋臂准备动手。茶客冷笑一声:“反了!皇城边上,居然有你们这等恶少,你也不打听打听,我是做什么的!” 王有龄对这位茶客的凛然正气甚是敬佩,不由得多看了他几眼:此人年纪和自己相仿,穿一袭月竹布长衫,天青洋布裤子,足蹬青缎暗花半腰靴。王有龄对他那靴底的样式发生兴趣,靴底颇厚,但靴尖是一道上挑的弧线,使鞋略像秦淮河的画舫,实际上是加强了靴的厚度。这靴是南边云南一带的样式,再加上他的身量,和话语中带出的南方口音,此人莫不是南方客? 王有龄起身离座,上前冲茶客一揖,邀请道:“这位先生,我这里正好靠窗,何况饮茶以客少为贵,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幽,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我不求幽,你我求个胜妙如何?”那茶客闻言大喜,立即起身:“聆教,聆教!先生请——” 二人坐下,互道名姓。茶客姓傅名晶,果然来自彩云之南,两人用云南话对了几句,不禁哈哈大笑。王有龄即让茶博士换掉旧茶,用他从杭州带来的龙井茶,给傅晶重新沏上一杯。 茶香人亲,二人越谈越投机,原来傅晶竟是一位京官的管家,因京官最近放了外任,他是随主人一道往南边去的。 王有龄心中一动,相问道:“不知你家老爷尊姓大名,官拜何职?”“我家老爷姓何,少年读书时就绝顶聪明,后来科举屡屡中榜,由秀才、举人,一直考中进士!入仕以后,更是青云直上,由翰林院编修直至户部侍郎。这次,朝廷外放他任江苏学政,身份与江苏巡抚并行,顺道查办浙江一桩案子。” 王有龄的心不禁扑扑地跳了,急切问道:“你家老爷姓何……是不是云南曲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