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威尼斯电影节专版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9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风患者的康复捷径

詹军


  中风偏瘫者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最难逾越的是第一阶段的肌无力与第二阶段的肌痉挛。

  目前对于肌无力的瘫痪患者,通常使用不同的外部感觉刺激来促进运动性反应,如:快速刷擦皮肤,快速轻微的牵拉及挤压肌腹,快速的冰块刺激皮肤,强力挤压关节等等。但是这些办法并非都能获得理想的效果,这就是许多患者至今依然瘫痪在床的原因。有些患者刚开始出现肌力,接踵而来就是肌痉挛,这是大多数偏瘫患者都有过的病况,也是迄今为止康复治疗的世界难题。那么怎样使无肌力者产生肌力、在产生肌力过程中怎样控制高张力的出现?对于已是肌痉挛的患者又怎样去降低肌力呢?这种双向调节的治疗是医家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要使偏瘫患者的手缓缓地动起来,腿也渐渐地伸出去,本体感受系统和姿态反应出现明显好转,再从坐到立,从立到开始行走,直至上下楼梯……首先要尽快地让患肢产生肌力,同时要密切监测肌力的变化情况,使其既能不断的增加肌力,又不使肌痉挛产生,将增长的肌力及时地转换到患肢的关节伸曲等功能训练中去。 

  脑血管意外后,患者病变部位的神经系统受到了损伤,失去了对肢体的指挥作用。而神经系统在一定的条件下有自身修复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如条件合适,可以重建大脑对肢体的指挥功能。

  用启闭醒神、通关开窍、祛瘀通络的中药敷于患者的相应穴位,通过经络传导,作用于大脑,同时医生根据患者留下后遗症的情况,通过相应手法作主动运动功能引导,刺激产生肌肉收缩,同时随时关注患者肌力的变化情况。因为在人体肢体肌力的恢复中,各肌群常常会出现严重的不协调,假如训练不当,很快会导致肌痉挛,所以当患肢有微小的肌肉收缩出现时,是康复治疗能否成功的关键阶段,应及时手把手地进行正确的主动运动功能的引导,通过反复的引导训练,以促进正常运动模式的形成来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使患者的主动运动模式牢牢地固定下来。 

  从长期的临床实践看,中药敷贴结合个性化的主动运动功能训练这个治疗组合,无论是软瘫还是肌张力过高的患者,只要在治疗全程中医生密切关注患者肌力的变化情况,及时用掌握的手法帮助病人,这样,在逐渐提高或降低肌张力的同时,患者大脑对肢体的支配慢慢明朗,肢体的主动运动功能逐渐建立,躯体也会渐渐地走向康复。                                詹军      

  (455医院分院中风后遗症科主任)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