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上海地产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特别报道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诗意居住
 第B1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 广 告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1版: 旅游城市 · 诗意居住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9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哈尔滨
想念哈城冰雕

志华

摄/许争青

  ◆ 志华

  今夏,上海天气持续发烧,难免令人留恋去年隆冬腊月直飞哈尔滨,去寻找冬天的感觉。进入宾馆,放下行李,穿戴整齐,出了宾馆大堂,倒吸一口隆冬里哈尔滨半夜的空气,鼻孔立即收缩,冷得出奇,仿佛闻到了一股焦化的气味。代谢出的热气,在围巾上凝成了白花花的一层,似冰、似霜,那才叫真正的冬天。顺江堤下到江面上,“嚓、嚓、嚓”,男子汉有力的脚印,在凝固的松花江面的雪堆里留下了一串上海人到此一游的见证。

  白天看雪,晚上观冰,哈尔滨太阳岛公园正举行着雪雕游园会,今年用了2万吨人造雪,将雪制成雪坯后,经过能工巧匠雕琢而就的艺术佳品,集世界北部各国雪雕艺术的特长。既有雄伟高大如山之作,又有玲珑剔透如玉之品,可谓博采众长,争奇斗妍。艺术家们通过透、凸、浮、圆雕等艺术手段,让飞舞的雪花凝成栩栩如生的艺术世界——雪雕,如碧似玉、巧夺天工,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出了太阳岛公园,转眼,来到设在松花江上的冬泳池旁,观看冬泳。在冰封的江面上凿出50×20米的窟窿,现场表演的哈尔滨冬泳协会会员,年龄看上去几乎都在50岁以上,有一位大概有70岁,穿条游泳裤,赤裸的肌肤浑身发红,零下20多摄氏度,一个个“扑通、扑通”地往水里跳,与夏天消暑的游泳没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只是冬泳运动员怕被冰划破手脚而穿上了球鞋,戴上了手套。

  华灯初放,我进入了冰雕世界,多么奇异壮丽的景象啊!整个牌楼全是一块块巨冰叠砌而成,每块冰足有吨把重,有的有二三吨重。上海三九严寒也只能在塘边见到底气不足可怜兮兮的薄冰,像一层纸片,一捅就碎。哈尔滨以水为黏合剂,用了圆雕、浮雕和透雕技术,集园林、雕塑、绘画等艺术为一体,造出巍峨的冰建筑和精巧的冰景,站在冰楼冰堡上,宛如置身在蓬莱仙境,满目珠光宝气,璀璨生辉;又如进入安徒生的童话世界,座座晶莹剔透,令人遐想无比。虽然冻得牙关咯咯打颤,两腿索索发抖,还是乐不思蜀,流连忘返。汽车启动了,我还恋恋不舍,频频回首,自然环境使哈尔滨人不能不爱冰、不能不恋雪,把冬天给玩火了。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