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上海地产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特别报道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诗意居住
 第B1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 广 告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2007年9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是一个陌生人社会,许多人在同一个社区,但往往不能够在私下的方式中相互认识,而人行道却能给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
人行道不仅仅是用来行走的

新京报


  北京市地方标准《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规定,人行横道宽度一般为5米,最窄不得小于3米。此外,对公交车车行道的宽度也作出规定:宽度一般为3.5—3.75米,最低不得小于3.0米。

  从城市科学规划的角度看,人行横道与公交车道的确值得规范,但更值得规范的是人行道。

  作为无车一族,每天在人行道上穿行是我的“必修课”,也因如此,对于目前北京人行道的一些问题深有感触。例如,北京的很多人行道实在狭窄,在我工作地的附近,有段人行道可能连一米宽还不到,由于一些人行道过窄,许多行人不得不在并不宽敞的自行车道上行走……北京这些年马路虽然越修越宽,但人行道却呈日益萎缩的状态。

  国际上的经验告诉我们,是否以行人为中心,是判断一个城市人文水平的重要标志。车少、人行道宽、空气好,这也是诸多国际名城的共同之处。与这些城市相比,北京人行道建设已显落伍,须奋力赶上。

  当然,当下北京人行道不仅需要拓宽,而且需要从整体上进行功能的重建与恢复,这才能真正使步行成为一种安全、悠闲、充满愉悦与享受的出行方式。从这意义上说,北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们应认识到,人行道不仅仅是用来行走的。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认为:街道以及人行道其实是城市中的主要的公共领域,是一个城市中的最重要的器官。的确,城市是一个陌生人社会,许多人在同一个社区,但往往不能够在私下的方式中相互认识,而人行道却能给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人行道在不断拓宽同时也拓展了城市公共生活的空间。所以,我期望有一天,人行道的宽度能让孩子们在上面玩耍游戏,甚至能有随处可以歇脚的露天咖啡座和茶座……将人行道变成城市公共生活的大舞台和城市文化的象征,这应是我们的目标。   新京报 (韩涵)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