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上海地产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特别报道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诗意居住
 第B1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 广 告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2007年9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何新教材删去牛郎织女?
专家称可能因担心催生早恋
黄晔 冉思诗


  重庆日报 在我国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落选新学期小学语文教材。昨日,重庆市渝中区实验一小的语文备课组长陈蓓蓓在翻阅刚刚领到的人教版十一册的新语文教材时发现了这一变化。

  陈老师说,十一册新语文增加了《草虫的村落》、《怀念母亲》、《中华少年》、《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老人与海鸥》、《最后一头战象》、《伯牙绝弦》7篇新课文,在保持课时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相应地也删去了不少老教材的课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牛郎织女》被删除。

  “我觉得老教材的课文《牛郎织女》被删去很可惜。”陈老师说,牛郎织女、嫦娥奔月、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四大传说,而牛郎织女被誉为四大传说之首。“它虽然是歌颂青年们的自由恋爱、追求自由的精神,但它反映出社会普通劳动者的生活状态。”陈老师说,表面看起来这篇课文与小学生有距离,但现在的很多孩子都是听着这个故事长大的。“孩子们喜欢听,又能懂得它的意思不是更好吗?”

  重庆市教科院教研员乔华说,实施新课标教材以来,全市小学主要使用的人教版、西师版、江苏版的语文教材都有《牛郎织女》这篇课文。“可能编者担心娃娃会受到早恋影响而落选。”乔华分析说,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落选,其实没有什么必要。

  记者电话联系了人教社小语室主任陈先云,他表示,《牛郎织女》的确落选这次六年级上(11册)新教材。是什么原因呢?陈先云说:“我正在出差的车上,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楚的。”  (黄晔  冉思诗)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