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威尼斯电影节专版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女足世界杯会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读者之声
 第A23版:投资理财
 第A24版:股市分析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3版:求职
 第B14版:求职·职场动态
 第B15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16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天天搜楼
 第B20版:天天搜楼
 第B22版:天天搜楼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2007年9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料理台
川菜一绝 鱼香味

周玲


  “鱼香味”菜肴具有咸甜酸辣兼备,姜、葱、蒜味浓郁,色泽红亮的特点,是川菜中独有的一种特殊味型。因源于四川民间独具特色的烹鱼调味的方法,故名“鱼香味”,用于炸、溜、炒之类的荤素原料。调制“鱼香味”时,并不使用鱼品,却具有浓郁的鲜鱼香味,被人们誉为川菜一绝。

  因为鱼的腥味很重,而四川民间的人们又最喜爱吃,为了去腥,人们在做鱼时加入些泡菜,如泡红辣椒和泡姜、少许泡青菜等其他调料。后来厨师们把民间的烹鱼方法定为泡菜鱼的烹制方法,有的地区还把此方法定为一种味型,称“泡菜味”。在“泡菜味”的基础上逐渐改进,演变成为只用泡红辣椒再加上川盐、白糖、白酱油、醋、味精、姜、葱、蒜烹制而形成的“鱼香味”。

  “鱼香味”是怎样做出来的呢?先用泡红辣椒在油锅中炒香出色,再下姜、蒜炒香,迅速烹入白酱油、醋、白糖、味精、兑好的汁水,收汁亮油,放入葱翻均匀起锅装盘即成。因泡红辣椒经调和烹制,发生色香的变化,加上咸甜酸鲜和泡红辣椒,成为咸、甜、酸、辣兼备;而姜、蒜、葱在高温条件下所挥发出醇类、醛类物质,在烹炒时会散发出别致的香味,这种别致的香味和独特味道的和谐统一,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鱼香味”。

  “鱼香味”的适应性广泛,如家禽菜、家畜菜、素菜、禽蛋菜都可用,不仅适用于热菜,而且也适用于冷菜,只是烹制有所差异。就食冷菜的“鱼香味”来说,原材料相同,但制法却有两种:一种是调料不下锅,将所有的原料调均匀溶解兑成味拌入或淋入加工好的半成品菜肴之中,醋应略少于热菜的用量(因醋遇热要起一定的挥发作用)。另一种是将泡红辣椒、姜、蒜调均匀用八成热的熟菜油一淋,再将葱、白酱油、味精、白糖、醋加入泡红辣椒、姜、蒜的碗中调均匀用盘盖上,冷却后拌入或淋入加工好的半成品的菜肴之中。热菜的“鱼香味”在川菜中有两种配料方法:一种是川盐、泡红辣椒、姜、葱、蒜、白酱油、白糖、醋、味精。另一种是郫县豆瓣(红辣椒酱)、白酱油、白糖、味精、醋、姜、葱、蒜。在具体操作时注意熟悉调料的性能质量,要掌握咸、甜、酸、辣的互相抵消,互相压抑,互相渗透,以及主料的溶出量。恰当运用调料,要根据原料质地因材施料。异味重的施料应浓一些,清香的调料应少一些,在操作中要掌握好油温和火力对味和色的作用(特别是姜、葱、蒜、泡红辣椒)。     周玲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