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普陀区调研时指出 上海要着力发展“水岸经济” |
本报讯 市委书记习近平昨天在普陀区调研时指出,上海建设“四个中心”需要充分发挥集聚和辐射功能,成为长三角、长江流域和国内外各类要素大流通、大交汇的重要枢纽。普陀区是上海的“西大堂”和陆上重要门户,要开拓思路,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挖掘资源潜力,加快发展以商贸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在上海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工作中发挥应有作用。 昨天下午,习近平和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丁薛祥,常务副市长冯国勤先后来到麦德龙中国总部和长风生态商务区,察看了真北组团商贸群布局规划和长风生态商务区全貌。 (下转A2版) (上接第1版)曹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里,志愿者正在给“阳光之家”智障人士上课,习近平亲切鼓励智障人士好好学习、取得更大进步。市领导还察看了上海印钞厂和上海造币厂。 随后,市领导同普陀区党政领导举行座谈。习近平指出,在推动长三角区域合作中,上海要深入做好“深化、放大、提升、搭台”工作,需要进一步发展流量经济。流量经济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它以创新来引导、组织和整合物资流、资金流、人才流、技术流和信息流,实现各类要素的优化配置、集聚和高效流动,从而增强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影响力。 习近平指出,要着力发展“水岸经济”,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沿岸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要充分借鉴伦敦泰晤士河、巴黎塞纳河等国外河流开发经验,在全市统筹规划下,立足长远,进行综合开发。要重点开发长风生态商务区,使之成为水岸经济的一个亮点。要进一步加强苏州河水质治理,做好堤岸修缮、空间贯通和景观改造,展现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母亲河的良好形象。 习近平强调,要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切实为人民群众谋福祉。要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切实解决居民交通难题;要推进旧区改造,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分层次、多渠道解决好群众的住房问题;要着力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要继续加强就业保障和社会救助,对群众充满感情,能做小事、善做小事,切实把广大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