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2007·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特别报道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威尼斯电影节专版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6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7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8版:新民环球·健康
 第A39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40版:新民环球·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广告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天天搜楼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电脑网络
 第B23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4版:专题报道
    
2007年9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蹊跷石板郎来铺

王成荣


  印象中,娟秀聪慧的母亲识字不多,但是张嘴皆是听听惬意、嚼嚼在理的民谚、童谣,难怪滑稽大师们要夸宁波人是音乐家了。

  记得小时候每当说到男女情缘时,母亲总爱说:“为了小妹思情路,蹊跷石板郎来铺。”起初,我不甚理解,待年岁稍长后,才恍然悟出,这是多么生动、形象而又深刻的诗句啊!

  南方乡下的小马路都是由一块块青石板铺就的,说“蹊跷”(高低不平)的石板路郎来铺,这表面是说铺石板路不易,其实暗喻新郎为铺这条思情路,有诸如置办彩礼、房子等等的艰苦。总之,为了与小妹的情,所需的一切郎全包了!

  一天下午,我路过一个建造大楼的工地,见一批健壮朴实的青年民工在挥汗搬砖砌墙。忽然听到一位“小宁波”在向老师傅请假:“师傅,夜里我要去读书,早点下班……”突然间,我的耳边就响起了母亲的这两句话:“为了小妹思情路,蹊跷石板郎来铺……”心里不由“咯噔”了一下——

  这个“小宁波”,千里迢迢来沪打工挣钱,吃辛吃苦不算,为了发展提高,还在上进求学哩!其心愿难道不就是为了铺就一条光滑平坦的石板路、幸福路,让他的小妹大步走进自己的心房?此时,“小宁波”见我瞄着他,回眸一笑,大步流星地走了。

  回家路上,我抑制不住起伏的心潮,构思出一首新民歌来:“苦黄连/黄连苦/怎比我想小妹苦/日里打工夜读书/全为这条思情路/蹊跷石板郎来铺!”我觉得此时这句“蹊跷石板郎来铺”最能显示男子汉为爱甘洒热汗的浪漫豪情了!

  后来,这首新民歌获得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举办的全国民歌大赛三等奖。诗友们夸我写得情真意切,民风醇厚,我听了连连摆手说:“这是我母亲教我写的,是浙江民谣的现代版。”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