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文凭就转不了正 梅子 |
我在建设银行上班,“工龄”10年。不少人都羡慕我的单位,说是个金饭碗呢!其实他们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银行薪水比很多行业高,这是事实,但那只是被叫做“正式工”的人;我,只是一个“临时工”。 记得刚进银行时待遇很低,福利一律没有,工资只是正式工的零头,却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儿。那时候,虽然也有同工同酬的说法,却只是纸上谈兵——毕竟它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会涉及到很多正式工的利益。所以,我想要继续在银行里呆下去,唯一的出路便是苦练技能,让自己业务上拔尖,争取少得可怜的转正机会。于是,每次支行的业务技能比赛我都拿第一,分行比赛拿了全能第一,还多次代表分行参加总行的比赛。荣誉接踵而至,获奖证书一抽屉。我受到领导的重用,却依然抹不掉“林冲脸上那枚章”——还是一个临时工。 近几年,我们这些临时工换了一种称呼——短期劳动合同工,其实没什么区别,合同一年一签,想什么时候不要你,就会毫不留情把你踢出去。收入倒有了很大改善:绩效工资与正式工一样了,各项福利也陆续有了;最大的区别是基本工资——工资系数只有正式工的一半,而且封了顶。要知道,养老金、公积金等可都是以基本工资来算的啊。这样一来,总收入就差得远了。所以,我做梦都想转正。 去年,这根“救命稻草”终于从天上掉了下来:总行为了鼓励短期员工,决定给一部分优秀者转正。我高兴极了,心想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我也算是非常优秀的,10年的等待,终于盼来一线曙光。可当我看到转正的“准入条件”时,我彻底傻了眼。 条件很简单。第一条,在市级行比赛中获过奖;第二条,大专以上文凭;第三条,工作3年以上。第一条和第三条我都没问题,唯独第二条,因为我是银行学校毕业,只有一个中专文凭,虽然上班后想过深造,却因为生小孩,工作又忙,加之一直相信自己凭业务技能立足,所以没有在文凭上下功夫。 谁料想,一纸文凭给了我致命一击:我连进“门”的机会都没有。我又一次失去了进入“高收入”群体的机会,这让我后悔不迭。现在我已开始攻读大专文凭了,可仍然有点想不通:我那么多过硬的获奖证书,真的就顶不上一纸文凭吗? 梅子 (银行职员 重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