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 二月河 薛家柱 |
|
11.前方人流汹涌 松江乃苏南门户,水陆要冲之地。自上海开埠,成为列强海国冒险家的乐园,松江这个古老的商埠更加繁华。大凡洋货转运,无不走松江转埠,而洋商需要的土产国货,大者如棉、油、茶、丝,小者如生漆、药材、猪鬃、皮张,更微如川东桐油、商洛白蜡、雪峰锑钨、竟陵花伞,无不把松江作为一个大堆栈、大库房,堆山积海,让洋人买办以最低价、滥便宜淘了去! 上了码头,走在街上,但见两旁店铺招牌林立,行人熙熙攘攘。王有龄换了便装,随同胡雪岩、章胖子,由巧珠姑娘领着,穿街走巷,浏览市容。来到一个三岔路口,街上的行人忽然分开,纷纷避开到街道两侧的店铺檐下,看时,前方汹涌着一股人流,潮水般朝着路口涌来。这里是米市,空气中流走着稻米的味道,他们被人流冲到了一家米店门口。 一大群漕工!胡雪岩有过同他们打交道的经历——以中老年居多,手持扁担、扛棒,气势汹汹追赶着一个管事模样的人。扁担、杠棒随着漕工的手臂齐举,一起一落:“快派我们活!给我们钱!”有的漕工拉住管事的衣服,有的怒且叉腰,将他团团围住。 王有龄和胡雪岩站在米店门口的石阶上,便和米店老板交谈起来。王有龄问老板:松江怎么有这么多的漕工?老板解释说,松江地处苏浙两省交界,是运河、长江双料水陆码头。松江漕帮,也是中国最大的漕帮。因为长江三角洲所产粮食,大部分走松江集中,然后走大运河运走。 胡雪岩道:“这我们知道。可最近不是听说朝廷要将河运改为海运吗?” “对!现在太平军把南京、镇江的口子卡住,河运只好彻底改为海运。在这之前,因大运河苏北、淮南段逐渐淤塞,松江的漕粮,慢慢已运不出去了。只是外头不清楚这个情况,粮食还往松江涌。漕帮呢,管粮食卸船,管粮食进仓,可做了工拿不到钱,怎么能不闹事呢?” 胡雪岩眼前一亮,立刻捉到了商机:“老板,松江的漕粮存了不少吧?” 老板叹息:“这,我也说不清楚。反正一座座仓廪里的白米堆积如山,都快要发霉、腐烂,可以酿酒了。真可惜啊!” 胡雪岩压低声音:“老板,向您请教一下:我们如要求做大宗粮食买卖,是去找松江府粮台,还是找漕帮?”老板竖起一个指头:“你只要找到一个人,一切都全在他身上。”“谁?” “尤大伟,人称他尤五。他是松江漕帮的首领,名震江湖!在松江、在上海,甚至千里运河上,只要一提松江漕帮,没有人不知道尤五。” 此时,两人才发现他们这一行人已经走散。罗家骥肯定是陪巧珠去寻主人家了。章胖子呢,没准已在花街柳巷入港了。两人打听到漕帮会所的所在,立即回船准备。 稍懂点江湖“海底”的人都知道,漕帮会所实际上是青帮设在码头上的一个公开办事机构。青帮是个组织十分严密的秘密团体,而漕运则是它衍生的载体和渊薮。据米店老板说来,这尤五恐怕就是这样一位水陆两栖的双料角色! 两人准备了礼品、拜帖,王有龄袍带加身,正好章胖子探花回船,一行人浩浩荡荡,迤逦往漕帮会所而来。 尤五得到通报,早已在台阶上等候。他的身材高大,乍一看,还真有几分赳赳武夫的味道,但细瞧就不是了,不仅精明,而且冷静,那冷静中又有些彬彬儒雅的仁者之风。 王有龄拱手道:“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天下漕帮是一家,我也就不说两家的话。只因浙江粮台的官船停靠松江,见码头上情形极度混乱,泊靠甚难。上得岸来,又遇漕工聚众闹事,其势汹汹,绿营出动,形势有些不堪,故此有些担心。” 尤五毫不掩饰:“王大人所见不差。这几个月来,太平军卡住南京、镇江,运河漕运中断。松江的漕粮无法转运出去,大量囤积此地,造成大批漕工停业。再加上工头从中克扣工饷,打骂漕工,从而激起漕工义愤,风潮不断……我们公所,已几次受到松江知府衙门的申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