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阳光特奥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来信来论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广告
 第B19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0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1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2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3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4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培训资讯
 第B27版:求职· 留学·移民
 第B28版:求职· 留学·移民
 第B29版:求职· 培训·移民
 第B30版:求职· 留学动态
 第B31版:求职· 留学·培训
 第B32版:求职·广告
  
2007年9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想起一个男孩

李海燕


  最近几年,我常会想起一个男孩。他是我中学的同班同学。叫什么名字我已记不起来,只记得他的绰号叫“木头人”。

  “木头人”的母亲在菜场刮鱼鳞,父亲是环卫局的清洁工。他身上常穿的那件黄粗卡,可能就是他父亲的工作服。“木头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黄黄的脸上那双大大的却呆滞无神的眼睛。

  “木头人”的视力很差很差。他坐在教室的第一排还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下课时就跑到黑板前抄题目。“木头人”从教室出来,走下狭窄的楼梯。迎面有人上楼,他木熏熏地不会侧身避让一下,免不了被人骂一句:“瞎了啊!”他看人的眼神总是定样样的,女生被他看得心里发毛,背地里说他:死盯着人看像个花痴。

  有一次,他的橡皮掉了,他弯下腰用手在地上摸索。淘气的“小炉匠”看见了,恶作剧地把橡皮踢开。“木头人”闷头摸索了良久,在一阵哄笑中涨红着脸才把橡皮捡起来。

  他孤孤单单没有朋友,不爱和男孩们一起踢足球、嬉戏玩耍。4年里,我几乎没有听他说过一句话,更没看见过他的笑容。毕业后,他很快像一颗不起眼的小星星,在我的记忆中模糊了……

  这几年,我的视力渐渐变得很糟。很多人问我:“你怎么不戴眼镜啊?”我耐心解释:“眼底有病戴眼镜也无法矫正。”这时我想起了“木头人”,想起了他那双大而无神的眼睛。那时他家里一定很穷,因此有眼病也无法医治也配不起眼镜。

  过马路时,我常常撞到自行车上,急刹车的骑车人骂我一句:“找死啊!”打招呼的照例是我:“对不起!我眼睛不好。”

  此时,我又看见了下楼梯不知避让的“木头人”,听见了那一声呵斥:“瞎了啊!”

  一把钥匙或一件物品掉在了地上,我用脚先在周围踏寻着,感觉踩着了,才弯腰拣起失物。我又看见“木头人”摸索橡皮的小手,听见了那一片哄笑声。

  我在铁锅里倒上油,用铲子搅一下,凭手感估计油的多少;我把耳朵凑在热腾腾的汤锅上,凭听觉得知汤是否沸滚;我用脚探一下台阶的边沿,然后抬腿迈下;我钉扣子、缝被子做一个母亲和妻子该做的针线活,针扎在手上。在家里,我常常撞在凳子上、窗角上;在路上我会绊倒……

  我用听觉、触觉帮助视觉,希望迟钝的自己,凡事尽量做得好一点,能和健全人做得一样;小心点,再小心一点,能把自己的缺陷遮掩。

  于是,我越来越多次地想起“木头人”,心中好一阵酸楚和刺痛。泪水在眼眶中萦萦打转。那时我眼睛好,怎能体会那男孩的苦恼?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