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阳光特奥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来信来论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广告
 第B19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0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1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2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3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4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培训资讯
 第B27版:求职· 留学·移民
 第B28版:求职· 留学·移民
 第B29版:求职· 培训·移民
 第B30版:求职· 留学动态
 第B31版:求职· 留学·培训
 第B32版:求职·广告
    
2007年9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瓷收藏往事之回忆

梁志伟


  编完《古瓷赏玩解密》,陶瓷收藏的往事像一幕幕电影在我的脑海里重映……如果说诗歌是我精神恋爱的第一个情人,陶瓷器是我精神恋爱的第二个情人。

  1973年,我因是中队干部会出黑板报,被“点将”招进上海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工艺美校,学习绘画雕塑及古陶瓷、古书画鉴赏等课程。1975年去宜兴丁山红星陶瓷厂实习做陶塑作品并烧窑,毕业作品是我花了三个月对着镜子用黏性很重的黑泥创作的“自塑像”。我接触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绘画、陶瓷、雕塑艺术品,我认为陶瓷艺术品是一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历代陶瓷器的器形、釉水、纹饰语言都是形象生动的。如从一件汉代人物俑里,我们能看到汉儒们儒雅的人文气息。所以一部华夏文明史,其实就是一部由陶瓷碎片写成的历史。

  1973年,上海外贸工艺美校教我《中国瓷器》课程的老师是北大历史系毕业的沙宗复老师,他是徽派文化熏陶出来的书生。沙宗复老师偏重陶瓷理论研究的思维方式,一直影响着我。在古玩修复工场,当时的师傅是原文物商店的老古瓷修复专家哈弼虎、邱生富。“文革”期间堪称古玩界修复珐琅彩瓷、珐琅表图案的大师哈弼虎师傅,时常一个人去门厅里默默吸烟,只有我一个人悄悄地听他讲古玩往事、讲古玩鉴定知识,渐渐使我对古玩着迷。后来我“有心学艺”,偷偷学到了修复古玩工作之外的古陶瓷鉴定知识。如今看来,真是幸运中的幸运。

  在工艺美校学习及专业从事古陶瓷修复工作期间,上海博物馆的中年古陶瓷学者汪庆正先生为我们讲解、介绍,更加深了我对悠久辉煌的陶瓷史的向往。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汪庆正先生,谈起汝窑激情飞扬,也加深了我对古代官窑瓷器历史的思考及美学评判。

  而我第一位古陶瓷收藏的忘年交师傅是沪上民间古玩收藏大家、上海文史馆馆员殷屏香先生。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已进上海一家报社任记者,在业余时间玩古玩、修复古陶瓷。一个偶然的机会,这位清瘦长须、双目有神的老者成了我的忘年交,殷老十几年来对我的言传身教,使我拓宽了视野,从玩古瓷拓展到玩古陶、古玉、古铜器、古木雕、古家具、古竹雕、古石雕……殷老是我古玩收藏真正的良师益友。这本书的出版,正是殷老和一些藏友给了我诸多教益。回顾我的收藏历史,其间的甘苦艰辛不再赘述。但收藏的乐趣远远淹没了收藏的烦恼、苦涩。(该书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