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阳光特奥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来信来论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广告
 第B19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0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1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2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3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4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培训资讯
 第B27版:求职· 留学·移民
 第B28版:求职· 留学·移民
 第B29版:求职· 培训·移民
 第B30版:求职· 留学动态
 第B31版:求职· 留学·培训
 第B32版:求职·广告
第B10版: 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9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铜块的“身份”

徐云子


  ◆ 徐云子

  我藏品中有两块青铜块,满身斑斓绿锈凝结了悠久历史。它们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很不规则。一块重115克,一块重64克。其貌不扬,身世却令人瞩目。它究竟是什么“身份”,至今还众说纷纭。

  1975年5月,江苏省金坛县城东乡鳖墩土墩墓中,出土了二百多块大小不一的青铜块,其中最轻的仅1克,最重的达1875克,共重75公斤。邻县句容、溧水、丹阳等地,也多次有青铜块出土。金坛鳖墩出土的青铜块,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C14测定,距今2820±150年,相当于西周中晚期,也即吴国的中叶。有学者认为,它是吴国的称量货币(1983年第三期《中国钱币》,徐永年《对吴国的称量货币——青铜块的探讨》)。

  此论一出,立即在钱币界“一石击起千层浪”,有赞同的,也有不赞同。有不同看法的学者指出:“宁镇及苏南一带的西周墓中,从未发现天平、砝码之类的计量工具及切割工具,不知大小轻重如此悬殊的铜块将如何计量、分割。”(钱公麟、周传元《江苏钱币·江苏钱币学会成立十周年专辑》)又有学者补充说:“也许古代人计算商品价值要比现代人简单得多,可以毛估,双方认可,即可成交。这种交换方式,如今在偏僻的山村仍可见到。这种不用斗量,不用秤称的交换,由于商品形体不定,是不具备价值尺度的,它只是彼此商量着办的相互交换,也就不能命名为‘称量货币’。”(殷光中《补钉集》)

  我认为上述意见有一定道理。在人类历史上,早期生产和交换的各个阶段,牲畜、谷物、布帛、兽皮、农具、珠玉、贝壳等,都充当过实物货币,以物易物。青铜块既是制造器具的重要原料,又是可以贮藏的财富(而且并非一般人所能拥有),无疑在所有商品中占有不同凡响的地位,但也只能是实物货币。

  因为真正的称量货币,例如楚国使用的金版,虽然形制也没有铸币规整,而每块版上都有戳记,如“郢爰”、“陈爰”、“专爰”、“鬲阝爰”等等,“郢”、“陈”等指地名,“爰”指重量,一“爰”到底有多重,尚待研究,但说明它有一定的价值尺度。后来所使用的银铤,也铸有重量。那些民间所铸未标明重量的银铤,以及市场上使用的碎银,它们都是通过称重量和看成色来确定其价值。它们才是当之无愧的称量货币。

  因此,在尚未发现与青铜块“年龄”相同的计量工具和切割工具前,青铜块的“身份”还不能定为称量货币,仍是实物货币的一员。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