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杆球迷八年路 曹芳宁 |
认识中国女足是在1999年世界杯,那正是我人生比较不顺的一段时间。凑女足世界杯的热闹,除了本身好球之外,更多是想把它当成一种舒缓。不想这一看,却从此改变了我的生活。 无疑,1999年女足世界杯是淋漓酣畅的,中国队出色的表现让我彻底成了那批队员的铁杆球迷。我随她们转战大江南北,更在网上召集同好建立网站和论坛。中国女足是我很长一段时间来的生活重心。最初爱上她们,也许只是单纯为了她们精湛的球技和一股子厚积薄发的豪迈,但跟随久了,女足姑娘那种奋发拼搏的精神也就越来越能感染我。那时的中国队,立下决心要在千年奥运里把曾经失去的全都夺回来。而我的生活也随之积极起来,甚至紧张得有些像备战。我想我们要战斗在一起。 然而2000年的墨尔本不是中国队的福地。那是充满泪水的一届奥运,我们以与尼日利亚的绝佳表现开始,又在次场先失一球的情况下逼平美国,最终却1:2惜败挪威。还记得在与美国队的比赛结束后,我读到一篇报纸评论,大意是说:有了高红那次精彩的点球扑救和孙雯天外飞星般的前场任意球,即使我们只能走到这里,也无憾了。不想那篇评论竟一语成谶,甚至还有些预言性地昭示,中国队有过了辉煌,但在那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再不会有能力向世界冠军发起冲击。 2003年的世界杯印证了这一预言。当我在电视前看着那些名满天下的老将离开的背影时,我也目睹着中国女足从迈向全盛到走下神坛的过程。而此时的我却没有泪水。因为我深深知道,竞技体育与人生一样残酷,即便拼尽所有,付出全部,也未必会得到想要的结果。只要能在结果面前坦然地说一句:我们无愧于心,那么付出的一切,便都值得。 从2003到2007,转眼间又是一个世界杯的轮回。我在中国女足的身边,已有整整8个年头。2007年的世界杯,今天在上海开幕。1999年时刚在国家队崭露头角的新人,现在已是队中的元老级人物。而8年前只有14岁的我,如今已快完成大学的第三个学士学位。这一路走来,我从未忘记中国女足给予过我的信念与勇气。她们曾让一个年少的孩子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强者是受人尊敬的,然而成为强者的前后却都是艰难的。成为强者前,要的是面对困难摆好心态;成为强者后,要的是面对荣誉摆好心态。 我相信这对如今的新生代女足来说也是一样。在即将举行的世界杯上,只要能摆好心态,对自己的信念负责,那么无论结果如何,人们的尊重总会随之而来。 明请读一篇《每一次落泪都是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