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2007·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特别报道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光荣册
 第B17版:中秋特刊
 第B18版:中秋特刊
 第B19版:中秋特刊
 第B20版:中秋特刊
 第B22版:中秋特刊
 第B23版:中秋特刊
 第B24版:中秋特刊
    
2007年9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80后的装嫩

何进才


  以我观察,80后群体普遍喜欢装嫩。

  先说到底嫩不嫩。从绝对年龄讲,肯定不嫩了。18岁就该行成人礼,不再是孩子了。而所谓的80后,最小的今年十八,最大的已然“奔三”。但是很多80后,打心眼儿里觉得自己还是孩子,特会撒娇,特会发嗲,特不想承担任何社会责任。二十好几的人,一拍照就撅嘴扮可爱;大学毕业好几年了,还老滥用中学生的特权——追星;稍受点欺负委屈,就说别人欺负自己年龄小……你老霸着“孩子”这位置,人家那些真正十五六的花季少年怎么办?不得被逼回幼儿园去啊!

  因为实际不嫩,所以叫“装”嫩。为什么要“装”呢?说来也不全怪80后自己,他们自己想装只是原因的一半;另一半原因是,周围的环境一直暗示他们还很嫩,怂恿、鼓励他们装。也就是说,从相对年龄讲,80后还挺嫩。什么叫相对年龄?好比你在大学校园里,目力所及、平时交往都是同龄人,你们之间的相对年龄就比较如实。如实能让人清醒,有自知之明,所以不装,因为装也没什么好下场。有个段子说,一群大学生在食堂扎堆儿臭贫,给大一女生起外号叫苹果,大二女生叫梨。正说得热烈,邻桌有个大四女生好奇地问:那我们大四女生呢?本来侃侃而谈的几位面面相觑,终有一位仗义之士跳出来断喝:大四女生?姐姐!大四女生还是水果嘛。

  可是,连水果都算不上的大四女生,一到社会上,马上就会被周围环境暗示她还很嫩,怂恿、鼓励她撒娇、发嗲、扮可爱。以我熟悉的80后作家群来看,正是如此。他们刚开始挺严肃认真地写作,一般不太在意自己的年龄。就算留意的话,也是尽量模仿功成名就的成年人,力求写得深刻、广博。不幸的是,他们刚有点小成绩,马上就有慈父般的评论家们跳出来,惊呼什么天才少年、玉女写作,继而摇着肥硕的笔杆子,写些倒行逆施反向谄媚的狗屁文章,得,年轻人中不争气的那些人,立即体会到年龄的优势,及其带来的种种实惠,从此倚小卖小,装嫩装到令人发指!

  前日重读米兰·昆德拉的《不朽》,上边也有关于年轻人装嫩的段子:1807年,22岁的德国少女贝蒂娜第一次见到文坛巨擘歌德,立即坐到他腿上,搂住他睡着了。昆德拉写道:“贝蒂娜把童年的盾牌挡在胸前,这是她用了一辈子的策略,她知道如何让自己同时扮演三个角色:小孩、妹妹、可爱的女人,并从这种界限朦胧的三重性中获得快感。”在这个段子里,贝蒂娜的年纪,正好相当于今日中国80后,她装小孩,装妹妹;而歌德,就像前边所说慈父般的批评家那类人,他们正是80后走上社会所遭遇的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照这段子,你还觉得装嫩有意思么?反正我觉得特没意思,甭装了!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