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拨动心弦 陈燮君 |
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普拉多林荫大道上坐落着一所恢弘的新古典主义建筑,那便是世界著名美术馆之一——普拉多国家博物馆。在这座艺术殿堂中,不仅有西班牙各个时期绘画大师的精品,更有诸多欧洲巨匠的传世经典。从1819年开放之日始,其丰富的收藏始终吸引着每一位欧洲艺术史的研究者,当然也牵动着每位艺术爱好者的心弦。 值2007年“中国西班牙文化年”之契机,普拉多博物馆精心遴选52幅大师名作来到上海博物馆,从十六世纪威尼斯画派大师提香那充满文艺复兴神采的创作,直至享誉全球的十八、十九世纪西班牙传统绘画巅峰人物戈雅的神品。无论是名人肖像,还是宗教题材;无论是历史事件,还是神话故事,无处不弥漫着大师的优雅手笔和深厚功力,相信每位观众都会为艺术珍藏而神往。 展览从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和矫饰主义画派揭开序幕。文艺复兴后期以威尼斯画派为主的画风富丽堂皇,一切尽在讴歌生命的美丽与热情洋溢,大师提香更深谙此中要旨,让鼎盛时期的威尼斯共和国的奢华庄严尽现于笔端。他的画充满大自然的生机以及古典主义的理想,更充满着引人入胜的激情。展出的《沉醉在爱与音乐中的维纳斯》中的女神正陶醉于小爱神的爱抚和琴师那流水般的乐声中,完全是一位人间贵妇的形象,不再飘渺玄虚,作品楚楚动人。作为威尼斯画派的领军人物,提香也曾是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五世的御用画师,为西班牙王室留下了不少传世杰作。西班牙的矫饰主义画派则向观众展现了一幅完全不同的场景,习称为“艾尔·格列柯”(希腊人的意思)的画家多米尼加·泰奥托科普利,虽然出生在希腊克里特岛,但却在西班牙找到了孕育其艺术的土壤,他的画中充满着刻意颤抖的形体和拉长的人物,充满着神秘主义的色彩。 在“巴洛克艺术的开始和发展”部分中,观众可以欣赏到欧洲艺术在巴洛克艺术发展时期各个画派的作品,不仅西班牙,更有意大利、佛兰德斯画派,以及法国画派的佳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其作品唤起了我们对古希腊罗马经典神话的记忆。《仙女和森林之神》将画家的饱满热情都融化在人物形象之中。 进入“巴洛克艺术巅峰”时期,西班牙也同整个欧洲一样,迎接着黄金时代的辉煌,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层出不穷,令人叹为观止,其间最杰出的绘画大师委拉斯开兹的四幅名作:其中一位绅士肖像可能是大师的岳父和艺术推动人巴切高的写真,奥地利公主玛丽亚的画像则将王室的显贵与尊崇表现有加。 “十八世纪的国际化” 则成就了当时美学观念交流的最佳典范。这一开始于巴洛克华丽繁复的世纪,经历了洛可可的优雅精致与奢华绝伦,在世纪末又开始寻求新古典主义所倡导的、回归古希腊罗马质朴精神的转变。欧洲各国同时有很多画家前往罗马或巴黎深造,旨在了解艺术的演变,并考察艺术作品中的新方法。展出的佛朗索阿·布歇的《潘神和西琳克丝》就是其中的代表。那时,西班牙正面临着关系国家命运的王朝更迭,而艺术家们也在时运多舛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其中最伟大者莫过于阿拉贡画家佛朗西斯科·德·戈雅·伊·鲁辛特斯。展出的《阳伞》是他为当时的西班牙王位继承人,未来的卡洛斯四世设计的挂毯底稿之一,画面中优雅的仕女,仪态非凡,为典型的十八世纪王室贵族形象,真实反映了当时皇家日常生活的场景,融入了意大利的古典和法国的时尚。这位世界级艺术天才风格十分多样。细细品味展出的戈雅的五幅作品,可领略这位杰出艺术家的心路历程。 艺术是没有国界的,艺术家画笔下是真实心声。今天我们在黄浦江畔有缘欣赏当年西班牙王室珍藏的欧洲艺术大师的杰作,理应放慢脚步,让艺术拨动心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