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风味 银丝空心面 曹国民 |
|
◆ 曹国民 赴黔凯里苗族自治州公干,来去匆匆,没能细细领略一番云贵高原的自然风光,却对赶集时在街头闹猛的小摊上品尝到的一碗银丝空心面情有独钟。 据说,煮吃这种面,要比煮一般干面条多放一倍水,故又称为“膨体面”。热情好客的苗族摊主见我们好生奇怪,便到桌前给我们解疑释惑,这位年过六旬的苗族老汉称,银丝空心面做工独特,需用上等面粉加上适量的食油、盐拌和,贮放数小时,待油盐充分渗透后,挂于6米多高的木架上,用双手漫漫往下拉,拉到一定长度时,面丝会形成空心,再让其自然下坠。晒干后,面条中间就有一条细得像头发丝般的空心孔。 听了苗族老汉的一番介绍,细细瞧瞧眼前的银丝空心面,洁白如银,纤细如丝,加工精细,取一小把便可煮上一大碗,而且煮熟后,不需要再放油盐,若能佐以鸡汤或其他调味品,味道则更加鲜美。由于银丝空心面纤细、味美,软绵而有劲。至今想起还不免馋涎欲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