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收藏揭示投资技巧 方闻 |
| ||
|
近日,香港苏富比拍卖行在上海举行的秋季艺术品拍卖预展,吸引了众多藏家的关注。特别是“张宗宪珍藏中国近代书画”拍卖专场,更是以其作品的“真、精、新”而让投资者眼前一亮。其中齐白石、徐悲鸿、吴昌硕、张大千等近现代中国书画大师的上乘之作,不仅让投资者可以与目前市场流通的一些作品进行比较,更为重要的是,其中还揭示了中国书画投资的一大技巧,就是从画作的构图中挖掘投资价值。 在这个专场的拍卖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拍品非齐白石的《满堂吉庆》莫属了。这幅作品的特点就在于其采用了甚少使用的横幅,且为四尺整纸,或因面积相对充裕。鞭炮、牡丹、寿桃、酒具等贺年吉物布列疏密错落有致,编排巧妙却似在不经意间,后排高置的大红灯笼成全幅最亮点,寓一片光明之意,可见白石所费心思。 如果说寿桃是齐白石画作中较为常见的题材,那么以石柱为题材的画作,不仅是在白石老人的画作中,而且在大多数画家的作品中,也是难得一见。因而,齐白石为上世纪30年代报界名人王柱宇所画的《中流砥柱》(下图)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齐白石以“中流砥柱”为题寓“柱宇”之意,图中以巨石如擎天一柱,自海中排浪而出,极目天际,红日如轮冉冉升起,其色鲜艳,与浑黑巨石恰形视觉强烈的对比。这种取景构图大胆精奇,使图文相衬。 在抗日战争时期,徐悲鸿的狮子题材作品,以寄寓中华民族已经从一只沉睡的狮子觉醒而闻名于画界。此次拍卖的这幅徐悲鸿《猛狮图》(上图),构图非常巧妙,狮子身躯占画面大半,侧身作势,蓄劲待发。右下方现蛇尾巴一角,可猜想为长蛇逃逸,隐出画面,显示正邪不两立,一方刚猛,一方消退。配合题诗曰“浩然气可恃”,正是徐悲鸿借此激励民心,以民气可恃达成共抵外敌。 吴昌硕前半生用心书法篆刻,数十年写石鼓大篆,晚到中年以后开始学画,却以金石书法之圆浑、凝重、苍雄之线条气势入画,一举扭转了清末大写意花鸟的萎靡。此次拍卖的一幅由张宗宪先生收藏的《双鹤》,本身以鹤入画,在昌硕笔下就非常罕见,加上吴昌硕注重为画作留白,构图布局仿如书法,与画作题字的笔法气度相近,图文合一,实为上佳作品。 构图可谓是国画的“灵魂”。其一般不遵循油画中的黄金分割定律,而是或作长卷,或作立轴,长宽比例是“失调”的,但它能够很好表现特殊的意境和画者的主观情趣。构图的一些基本法则如开与合、聚与散、藏与露、虚与实、对比与调和、局部与整体、变化与统一等等,对于许多造假者来说,虽然已经能够将名家的笔触模拟得栩栩如生,但在构图上还会稍逊一筹。因此,从作品的构图入手,也将成为投资者在国画投资中寻找“真金”的重要手段之一。 方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