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 都 会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双流专刊·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美丽足球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上海地产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投资理财
 第A31版: 广 告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广告
 第B12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13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14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5版:好吃·调味金指
 第B16版:好吃·月饼专版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专题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5版:广告
 第B26版: 广 告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上海地产
    
2007年9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钢琴独奏音乐会

杨永康


  日前我收到张奕明的一短信,应邀参加上海交响乐团周末室内音乐会他的钢琴独奏音乐会。我高兴,期盼,并伴有一丝迷惑。我记得张奕明是1999年上海市大同中学毕业,而后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在高考前夕的学校音乐会上,他与学校交响乐队合作,完整演奏了钢琴协奏曲 《黄河颂》。那场演出给全校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高三(1)班的,我教高三(4)班,他还记得我?交大理工科毕业生现在还在从事音乐工作?

  周五晚,我去湖南路上海交响乐团演奏厅,我进去时演奏厅几乎坐满了中外音乐爱好者。我打开节目单看到,“旅美青年钢琴家张奕明2006年赴美国, 在东北伊利诺依大学跟从Prof.  Mikhail Yanovitsky 学琴”。今晚演出的是三部大作品,贝多芬的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作品58号;舒曼的C大调 幻想曲,作品17号;斯克里亚宾的升F第四钢琴奏鸣曲,作品30号。今天的主持人是位上了年纪的音乐人,他用中英文交替介绍独奏者张奕明,以及他演奏的作品分析,曲目难度大,有特色。张奕明还是那样子,中等个,鬈鬈的头发,戴着金边眼镜。充满活力和音乐的灵感,他对三位音乐大师的作品理解深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的演奏时而活泼,流畅,时而充满激情,铿锵有力,时而深情满怀,柔情似水,听众的情感随着美妙的旋律跌荡起伏,完全融入到音乐作品的意境中了。听众的热烈掌声又让张奕明加演了两首曲子,最后一首是中国作品《春江花月夜》。有一次,他在美国演出时也弹奏了《春江花月夜》 ,演出后,一位上了年纪的古典音乐道行极深的美国乐迷惊叹道,斯克里亚宾的作品诚然美妙,然而它更具有青年人的气质。而《春江花月夜》这首古老东方作品,其意境要高过斯克里亚宾许多,是在飞机上看底下群山的感觉,是中国国画的境界。目前张奕明在上海以及芝加哥等地经常有独奏、室内乐及伴奏等演出活动。他用智慧和灵感的琴声,传播着东西方文化。

  音乐会在热烈掌声和美丽鲜花中结束。而后我与张奕明和应邀来的几个同班同学聊了会儿。张奕明告诉我,之所以请老师来有两个原因,其一,虽然你没教过我班,但你解答过我学业上的问题,使我很清楚,留下很深印象;其二,对我音乐上的鼓励,始终激励着我。那还是在高三高考前的那次演奏钢琴协奏曲 《黄河颂》,由于高考即将来临,面临学业和方方面面的压力,演出获得成功。我很欣赏他的演出,欣赏他的艺术天赋和才华,我祝贺他演出成功,我们也聊了艺术和学业间的问题,也交流了我喜欢的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我们当时聊得很开心。没想到,随意的一次聊天,多年后还给学生带来激励。我希望张奕明在艺术的田园里不断耕耘,硕果累累。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