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泥小炉 茶具 西坡 |
文 / 西坡 人际交往中,投其所好,是为常态。人嗜肉,当以肉侍之;人好鱼,当以鱼飨之。倘若反其道而行,则失之忠厚。宝剑赠烈士,香草送美人,说是惺惺相惜,实乃资源合理配置,暗合可持续发展之精髓也。 我不抽烟,朋友从不馈我条烟;我于酒浅尝即止,朋友则略有陈仓暗渡之举,标榜为闲情偶寄。所谓知己,于此可见。最可怪者,我是一个“旱骆驼”,平时一天也喝不了一两杯水,更遑论茶矣。然而,家里茶叶广积,龙井、毛峰、碧螺春、普洱、大红袍以及外国果茶等等,应有尽有;茶具充盈,英式、法式、西班牙式、日式以及中国的紫砂、陶瓷等等,蔚为大观,大部为亲友赠送。如此,岂不是有把大姑娘送给太监做老婆之嫌吗?其实不然,于朋友而论,是希望不佞养成饮茶习惯,以利健康,其输诚之意昭然;于己而言,闲暇时拿出一套茶具或换一套茶具来把玩、泡茶、观色,便有无穷的趣味,不啻吟赏风月。据说现在的文人对于美色大都有贼心没贼胆,那么就让他玩味玩味茶和茶具吧,说意淫也自无不可,君不闻“从来佳茗似佳人”吗! 如果仅以饮用而言,除某些茶叶需用配套的茶具才能出味外,比如乌龙茶用紫砂最为允当、龙井最好用玻璃杯等等,大多数情况下,茶具混用无伤大雅。其中比较关键之处在于品茶者有无“雅量”。有“雅量”,说明他对于茶的精神有自己的理解,那就是宽容;没有“雅量”者,视种种“作奸犯科”者为“乱臣贼子”,必以剿灭而后快,说明他对于茶的精神也有自己的理解,那就是慎独。一茶一世界,谁也没法改变这种天然形成的规则。 绿波廊萧总,推出一席豪宴,引起圈内圈外人的兴趣。仔细推究,其“豪”所在,不在菜肴,不在环境,却在于茶。而茶,也不过是上品的茶而已,无甚特色,卖点就在于茶具——一套特制的茶具,极其精美。此席光上茶一事,一人开销便在百元以上,以十人计,千元之资,不是付诸口而是眼了。听说慕名专诚来此“养眼”者还不在少数呢。可是,许多人喝茶时小心翼翼,唯恐失手吃了赔账。喝茶本是放松心态的最佳媒介,如果因此而变得紧张起来,未免得不偿失。 李渔说:“茗注莫妙于砂壶,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是人而知之矣。然宝之过情,使与金银比值,无乃仲尼不为之已甚乎?置物但取其适用,何必幽渺其说,必至理穷义尽而后止哉!”笠翁此说,于我心有戚戚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