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9版:美丽足球
 第A10版:美丽足球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股海淘金
 第B05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6版:证券·服务指南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 · 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 · 典藏鉴赏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 · 创意设计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2007年9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毛”拔牙齿

王汝刚


  最近,在电视台《滑稽传奇》栏目中,我又一次欣赏到“三毛”文彬彬先生的出色表演。 别看文彬彬演“三毛”活灵活现,在生活中,他却是个德艺双馨、从不喜欢炫耀张扬的好人。尽管逝世多年,圈内人对他仍十分怀念,有两件事印象特别深刻:

  1957年,周恩来总理在北京观看滑稽戏《三毛学生意》,他鼓励演员说:“祝贺你们演出了一个好戏。”不久,天马电影制片厂决定把《三毛学生意》搬上银幕,仍由文彬彬扮演“三毛”,并邀请黄佐临院长担任总导演。黄导演对演员提出要求:“电影表演应当不带痕迹,希望大家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

  导演的话,引起很大反响,演员们积极参与体验生活。当时,文彬彬已年近四十岁,演出任务十分繁忙,还经常到农村巡回演出,可是作为名演员的他从不叫苦叫累。

  有一次,剧团来到乡镇演出,住宿条件很差,没有洗浴设施,文彬彬也和大家一样去“孵混堂”。小镇只有一家浴室,仅十几只卧榻,洗浴大池不过两只乒乓球桌大。服务员看见“三毛”驾到,招待殷勤周到,尤其是那位擦背师傅特别卖力。三擦二擦竟把文彬彬推入了大池,文彬彬连喝了两口池水。擦背师傅急忙把他拉了起来,一迭声打招呼:“对不起、对不起……”文彬彬吐出污水,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不过,你们大池里哪能有鱼腥气?”他把手松开,竟从池水里摸起一条小鱼。擦背师傅忙解释:“这里没有自来水,大池是从河浜里‘拷’来的河水。”文彬彬说:“你们浴室虽然小,倒是蛮考究的!外国人用牛奶洗澡,叫汏‘牛奶浴’,我们用活鱼洗澡,可以称为汏‘鱼汤浴’。”一句话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文彬彬把这件趣事告诉黄佐临:“派头大吗?‘三毛’像有钱人一样,开了洋荤。”导演笑着反问:“三毛是穷人还是富人?”文彬彬用他特有的嗓音回答道:“三毛嘛,当然是穷人,他穷得像坏脱的自来水龙头——嗒嗒滴。” 黄佐临立马“将”他一军:“那么穷人嘴里怎么会有金牙齿?”文彬彬顿时脸涨得通红:“不好了,露出马脚来了。”

  原来,步入中年的文彬彬牙齿不好,经常去医院治疗。当时流行镶金牙齿,似乎金牙齿能显示身份和财富。文彬彬经不起诱惑,也随波逐流装上金牙齿。没想到这颗小小的金牙竟成了塑造“三毛”形象的绊脚石。

  思前想后,文彬彬来到医院,要求医生为他拔掉安装多年的金牙齿。医生很惊讶,要他慎重考虑。文彬彬却对医生做起了思想工作:“你知道吗?有个京剧名演员叫盖叫天,由于演出事故,在舞台上把腿摔断,送到医院接骨,第一次手术不成功,盖叫天硬是把自己的腿再次敲断,然后重新接骨,人家硬碰硬一条腿呢,我不过拔掉只金牙齿,算得了什么呢?”在文彬彬的坚持下,医生终于为“三毛”拔掉了金牙齿。

  经过努力,影片《三毛学生意》出色完成。文彬彬在银幕上再次成功地塑造了“三毛”形象,为滑稽艺术留下了一部经典之作。据说,拍摄现场的工作人员却吃足苦头:由于实况录音,大家想笑又不敢笑,结果有人只好用牙齿紧咬舌头,屏住笑声。一场戏下来,舌头都咬破了。黄佐临院长多次说起:“滑稽戏是上海独有的剧种,有不少精粹,如《三毛学生意》中理发店一场戏,就是拿到法国去参加喜剧比赛,也绝不逊色,文彬彬可以称为‘东方卓别林’。”而“三毛”拔牙齿更为滑稽史留下一段佳话。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