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 二月河 薛家柱 |
|
19.总算遇到你了 庞二爷又道:“局势尚未明朗,岂可轻易言胜?雪岩,你的爱国为先,以民族大义为重,以及场外功夫,着手大局,老朽都深为佩服。朱福年要回湖州向我报告生丝贸易方面的消息,我请你参加。”庞二爷咳嗽起来,胡雪岩要过去替他捶背,庞二爷朝他摆摆手,“我患哮喘多年,逢春必发,诸药无效。这是庞氏集团又一重大机密,我都告诉你们了。” 家家丝行,门面光鲜,各色招贴,五花八门。蚕农争相卖丝、售茧给丝行,但见担飞筐动,算盘拨拉,银钱哗哗。 “阜康丝行”更是门庭若市,四乡蚕农争着赶来投售。 过了几天,朱福年回湖州向庞二爷报告商情。上海专营、兼营湖丝的洋行有十多家,当他领着几家买办房的“庄首”在码头下了船,才知湖州今年收丝闹了这么大声势,那脸顿时拉了下来。他与“庄首”匆匆别过,立即进城,赶往庞家大院。 庞二爷给两人作了介绍,又对胡雪岩道:“胡老板,由于你左右斡旋、应对有方,我们湖州丝商很久没有出现过这样团结兴旺的景象了。这一次,真正要让上海那些洋商灰心丧气,等他们赶到湖州,我们早已先下手为强,他们再也捞不到什么好处了。哈哈!” 胡雪岩谦逊地:“庞二爷,凡事起头难,有人领头,大家就跟着来了。专做洋庄的那些丝商,心里何尝不想这样做?只是胆小,不敢动。现在我们想了一个风险不大的办法,让大家跟着我们一起来做,这样一来,谁还会不高兴?” 庞二爷点头:“是啊是啊,只是收购到生丝,仅仅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要想办法赶紧抛售出去,将收购到的新丝运到上海,须尽快脱手,尽快变成现金,这样才能有赚,才不会将资金搁死……” “二爷所说,真是行家里手的至理名言!我们也在考虑,如何将这批生丝赶紧运往上海,与上海的爱国丝商联合起来,一起同洋商讨价还价。” 庞二爷爽朗地说道:“好!我认准了你这个朋友,完全信任你,我们一起来做。如果你的‘阜康’资金不足,也可以动用我在上海‘恒记’钱庄的资金。如果需要,我可以再拉一批长期存款的户头来,为你‘阜康’增添资本。” 一旁的朱福年的脸色一下变得异常难看。胡雪岩马上发觉他表情的变化,用亲切的口吻问道:“朱总管,今年上海生丝贸易方面有消息吗?” 朱福年道:“生丝交易的时候未到,国际生丝的行市是摸不到的。” 这大抵是实话,因为郭庆春的加急信上也是这么说的。二爷说得不假,这朱福年察言观色的本领不孬!胡雪岩深受庞二爷信赖,他一眼就瞧出来了。“有几家专做生丝生意的老行,比如德国的森茂德,印度——实际上是英国人开的森切,以及英国TS、查理、波色等洋行公司,不会一点消息也没有吧?” 朱福年的眼皮子猛地跳了几下,他知道,今年生丝出口国际方面的行情,在庞二爷这儿,在湖州,他已经不是独家新闻了。“欧洲已有几家订单到沪。”朱福年说罢,打开藤箱,取出一份由他亲笔整理的行情消息交给庞二爷。庞二爷把“消息”拿在手上,并没有看:“福年,今年的生丝,主要是湖州,当然,主要是我跟胡老板两家跟洋商做。这是一个根本性的改变,你要配合胡老板,作好跟洋商较量的准备。” 朱福年不得不提出他的担心:“庞公、胡老板,湖州抢购、囤积新丝,想做垄断生意,我看出来了。如果生意做成又是按照我们的意愿,那是大赚一笔,而且替中国丝业出了一口恶气。但万一洋商各公司也联起手来,不买湖州的生丝怎么办?买而把价格压得低低的怎么办?毕竟生丝出口的主动权操在洋人手中,如果他们有意撇开湖州,改到别地开辟生丝市场,我们岂不因小失大?还有,万一洋人动用朝廷来压湖州,区区几位丝商又怎能抵得住?”庞二爷伸手在朱福年肩头按了按:“福年,你也累了,先去客房歇息歇息。” 庞二爷对胡雪岩道:“已经好几年了,我一直在物色一个可把上海生意放心委托的人,现在算遇到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