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四张脸 米舒 |
何鑫渠书友: 中唐的历史较混乱,原因是奸臣擅权,太监霸道,而中唐的皇帝喜听媚言。唐肃宗李亨有李泌和郭子仪两位贤臣,一文一武,可治天下。但肃宗又信任太监李辅国,给太监更大的权力。李辅国与皇后张良娣狼狈为奸,逐走李泌。李辅国后与程元振结党,杀张良娣,拥立太子李豫为代宗。唐代宗是个昏君,信任奸臣元载,元载是个佞人,对上曲意奉承,对下堵塞言路,致使藩镇割据,各自为政。唐德宗李适即位后,曾想改革弊政,但其人刚愎自用,又好猜疑,用佞人杨炎为相,杀著名理财家刘晏,后又用奸臣卢杞为相,搞得朝野民怨四起。唐朝此时未亡,幸亏陆贽出来主持大局,陆贽为人刚直,敢直言。唐德宗死后,唐顺宗即位,他得了中风病,口不能言,起用“二王八司马”改革,不久宦官拥立李纯为唐宪宗,王叔文被杀,八司马被贬。唐宪宗信任太监吐突承璀,为兵马统帅,引起朝政更为混乱,遭到白居易等朝臣反对。唐宪宗一度起用李绛为相,但以后又将其罢免。唐宪宗性格暴躁多怒,被宦官杀死,朝臣拥立李恒为穆宗。中唐的历史一方面是贤臣不得重用,另一方面是昏君导致奸佞之辈得逞,太监专权生事。 中唐历史上,值得称道的是李泌、刘晏、陆贽、裴度与李绛。李泌是个智者,他历经四个朝代,做了许多有利于国家的事,他刚直且有才干,可为一张脸。另一个是贤相陆贽,他忠谏无畏,颇有政治才干,他曾起草了《奉天改元大赦制》,起用了大批人才,通过改革税制减轻了百姓负担。苛刻猜疑的唐德宗因其直言,将其罢相,后听信谗言,竟要杀陆贽,幸亏群臣反对,慑于舆论压力,唐德宗才放过了他。 中唐时另两张脸是白居易与韩愈。白居易不仅是大诗人,他提出诗歌有“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政治使命,“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且为官正直,敢于直言,被贬后治理地方,深受百姓爱戴。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他写的《原毁》《师说》都显示了他的政治见解与文学才情。另外大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仕女画家周昉、《五牛图》作者韩滉和大散文家柳宗元、著名诗人刘禹锡,也值得注目。 米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