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别生搬硬套书本知识 马亚宁 |
|
育儿百科、宝宝指南、早教大全……“金猪宝宝”扎堆生,早教书籍卖得火。不过,早教专家建议新爸爸新妈妈:育儿莫要照本宣科,要从亲子互动中摸索一套宝宝个性早教法。 书本妈妈要露馅 按时喂奶,定时进补,什么时间宝宝该笑出声了,什么时候能抓握,什么时候步行反射消失……宝宝还未出生,准妈妈小陶就翻破了三四本育儿书,自以为胸有成竹。不料,孩子一出生,她的“满腹经纶”就露了馅。宝宝是在春末夏初出生的,小陶生怕宝宝感冒,把小襁褓弄得厚厚的,还加上了一床大被子。结果,没几个小时,女儿竟发起烧来,吓得她连呼,“育儿宝典上没说,我不知道啊!” 还有一次,宝宝哭不停。小陶掐指一算,距上次喂奶还不足2小时。育儿宝典曾教诲:喂奶要定时,如果孩子一哭,就用吃奶的方式安抚她,很可能掩盖孩子的真实需要。小陶就坚持不给宝宝喂奶,看得一旁的丈夫实在按捺不住:“饿不饿不能掐着秒表算啊!” 科学育儿有个性 初为人父为人母,需要跟着育儿书本了解一些婴幼儿身体发育、心理发展等基本规律。但每个孩子在通常的成长规律下,又会有不同的小细节。中国优生优育学会副秘书长高成华指出,千篇一律的育儿书,不能告诉父母自己的宝宝什么表情代表想大便,什么表情是想小便,为什么口吐泡泡,打呼噜为何时断时续……这只能靠家长多观察,多互动,甚至探索创新,摸清自己宝宝成长的“小脾气”。如果照本宣科,可能适得其反。 马亚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