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尖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上海地产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美丽足球
 第A20版:美丽足球
 第A21版:上海地产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9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作悲秋状 却寻梦里家
——观正在举办的陈鹏举尺牍展
林明杰

  ■ 展览中的尺牍之一

  如今,像陈鹏举这样有“古意”的文人很稀罕了。其所擅诗文书画、文物鉴赏皆有古意,乃至其相貌也颇有古拙韵味。

  近日,他在刘海粟美术馆办了个展览,名为“凤历堂尺牍展”。“凤历堂”想必是他的书斋名。原以为“尺牍展”一定荟萃了陈鹏举与诸多名流贤达的书信往来,一看却发现大多是他在各色古风信笺上,用优雅潇洒的毛笔字所抄本人诗文短篇。

  陈鹏举解释道,尺牍的原意是指毛笔写在木简上的书札。存世晋代以来的书法真迹表明,尺牍是历代书法的主体样式。今人对书法有个误区。譬如对颜真卿的书法,人们较为重视并临摹的是他那中规中矩的碑帖,其实颜真卿真正的墨迹神韵是在他《祭侄稿》的尺牍里。尺牍还包含“文辞”和“墨迹”两个意思,它的美学价值不可替代。

  展览中的尺牍,给人清风拂面的感觉。那是因为作者的书法清新古雅,旷达随和。再读尺牍内容,一种古代诗人的愁绪悠然升腾。作者爱读野史和古诗词,时有所感,便记录了下来。一则尺牍抄写了李商隐的《瑶池》及读后感。陈鹏举说,周穆王与王母相会于瑶池。别时周穆王与之相约三年后重会。李商隐的诗最后说:“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周穆王虽有八匹骏马,但三年后还是没有去成。那意思暗喻周穆王已经不在人世了。生命的底色注定悲伤……

  “心是行囊梦是家,往来小立醉烟霞。同林兄弟谁能识,今世精禽彼岸花。”从尺牍展中的这首小诗里,人们可以读见作者对自己人生的感悟。平日里,陈鹏举开朗豪爽,从不故作悲秋状,唯有在自己的尺牍中,保留下心中的惆怅。在这个大多数人无心惆怅的时代,文人情怀或许也属于一种应该保护的“文化遗产”吧。 本报记者 林明杰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