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美人鱼” 有望上餐桌 王君 于飞 |
本报讯 它是一种独特的鱼,因为雄鱼的体侧有着淡淡的胭脂红,因此获名“胭脂鱼”,作为胭脂鱼科在亚洲分布的唯一种属,它又被称为“亚洲美人鱼”,另外它在长江鱼类中备受重视——它属于中国保护的二级珍稀鱼类。 而如今,随着人为捕捞以及其生存环境的破坏,胭脂鱼野生种群的数量呈现出急剧锐减的趋势。为了保护胭脂鱼的种质资源,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的李家明和王庆在“长江引种胭脂鱼”的课题资助下,开始了人工繁殖胭脂鱼的试验性研究。经过了近3年的摸索,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已成功繁殖了10万尾胭脂鱼,其中已有部分在今年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中放归长江。 据介绍,胭脂鱼最奇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种会变身的鱼,它的幼年期和成年期常常被人们误以为是两种鱼。幼年期的观赏胭脂鱼因为体态优美,也有亚洲美人鱼之称。 王庆说,目前人工繁育胭脂鱼的主要目的还是保护长江的珍稀鱼种资源,但是胭脂鱼也是一种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较高的鱼种,等有了大规模成熟养殖的推广技术后,人工繁养的胭脂鱼也有可能走上市民的餐桌。 (王君 于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