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迎战“韦帕”·综合
 第A03版:迎战“韦帕”·现场
 第A04版:迎战“韦帕”·突发
 第A05版:迎战“韦帕”·追风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美丽足球
 第A20版:美丽足球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法治视窗
 第A26版: 广 告
 第A27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 广 告
 第A31版:读者之声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4版:汽车·车情车趣
 第B15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6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5版:广告
 第B26版:广告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广告
 第B29版:天天搜楼
 第B30版:广告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广告
 第B33版:广告
 第B34版:天天搜楼
 第B36版:天天搜楼
 第B37版:求职
 第B38版:求职·职场动态
 第B39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40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16版: 汽车·我爱我车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9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堵,别总打私车主意

裴娇健


  “我们希望未来市民通过公交出行的比例能达到50%。”近日,建设部城建司副司长王凤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一再强调。在他看来,现在一些城市企望通过盲目修桥、扩路、挤占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这种方法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是行不通的”。政府应该更积极地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同时,他表示,应提高普通市民使用家庭轿车的代价,如上海一般必须花钱买牌照,减少停车场地但提高收费标准等。 

  提高普通市民使用家庭轿车代价,这不是什么新提法,但每次看见这样的提法却总是感到不舒服。怎么一说“解堵”就开口闭口都是“私家车应该如何如何”呢?难道就不能实实在在做点正事?比方首先把公车管明白,比方制定政策鼓励拼车等等。

  应该承认,“提高私车使用代价”确实是解决交通拥堵的有效办法之一。但这却是有前提条件的。比方,公共交通系统能够真正做到舒适又方便;比方,将公车减少到最低限度。众所周知,公车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不怕花钱,那么,你提高用车成本,也就必将造成公车和私车之间的不平等。

  其实,就算是现在想管好公车仍旧是难以操办。但想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也是有许多可行的办法的。比方,鼓励拼车就是办法之一。但现在的情况却是,拼车不但没有任何法规方面的保障,一旦被抓住后还要被重罚。但拼车所带来的“节约能源和交通成本,减少尾气排放,降低污染”等好处难道不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吗?而且在国外,拼车不但合法而且会受到鼓励。再比方,降低出租车的起步价同样是办法之一,甚至可以像韩国那样鼓励合乘出租车,因为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目前出租车的利用率。 

  城市里的土地终归是有限的,但降低汽车的空驶率却绝对是做得到的。但不知道管理者为什么就是喜欢去打私家车的主意,是因为司机车主们缺少发言权吗?  读者  裴娇健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