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油加赤酱 竭尽煽情风 ——《知音》标题引发网络恶搞“知音体”堪忧 李菁 |
|
近年网上“恶搞”之风日盛,并有向网下蔓延之势。无论影视剧、流行歌曲,还是演艺明星、时尚人物,甚至新闻事件,一不小心都有可能成为“恶搞”对象,而最近爆发的“新一轮”“恶搞”对象竟是国内著名期刊《知音》的标题风格。 老牌杂志 标题大俗 以刊载充满戏剧性和传奇味的社会人生故事、“呼唤人群的正义感”为主要特色的老牌杂志《知音》,在一些读者看来,其一贯“浓油赤酱”的文章标题是刊物畅销的首要因素,随意举一本2006年1月上半月版的《知音》为例,封面上的主要标题有《一切为了前夫,上海女人滔滔真情离婚后》《怀孕曝光背叛,少妇想做妈妈葬送忘年恋》《鸳鸯湖啊悲似海,爱情绝唱岂止梁祝化蝶》等,显然具有通俗、煽情的特点。 网民发挥 形成“文体” 对此,先是有网民把《知音》的标题风格命名为“知音体”,随后“有才”者进一步发挥,在网上开帖“号召”网友用“知音体”改写中外名著标题,结果一呼百应,网友们“群策群力”迅速炮制出了上百条“知音体标题”,并从名著名篇“扩散”到民间故事、流行小说、当红人物等,如《白雪公主》被改为“苦命的妹子啊,七个义薄云天的哥哥为你撑起小小的一片天”;《西游记》成了“浪子回头,善良的师父指引我重返西天求学之路”;“孟姜女哭长城”成了“贫贱女怒斥攀比盖楼风,为农民工丈夫讨回尊严”。连杨二车娜姆、柯以敏前一阵子当选秀评委时发生的风波也被积极“创作”了一番,分别为“红花怒放!谁说中老年妇女不能掳获万千少男心?”和“美丽钻戒,见证让大嫂哭泣的爱情故事”。 《知音》杂志的反应比较大度,编辑部有关负责人承认《知音》的标题注意抓关键字,目的是在第一时间用标题吸引读者,同时认为部分网友仿作的标题虽有调侃之意,但颇有才气,还是值得肯定的。 推动“恶搞” 伤害观众 事实上,以搞怪、爆笑、恶作剧为主要特征的“恶搞”,已经成为流行于网上的一个“经常性项目”,甚至有专门的“恶搞总动员”网站。对此现象,不少人持一笑而过的宽容态度,认为这是思维活跃的年轻人的创意行为,宣泄一下灵感,娱乐一下大众,无可厚非。像对“知音体”的“恶搞”,还提醒了文化传媒界人士在制作标题时应注意掌握分寸。但是,有些过火的“恶搞”,对当事人或作品产生严重的伤害,那就有问题了。像曾经出现的对红色经典作品《闪闪的红星》的“恶搞”,不仅伤害了电影创作者,而且伤害了观众的感情,更有可能在价值观上造成误导。至于某些网站为了博取点击率、追求商业利益而刻意推动“恶搞”的做法,更应受到大家的谴责。 本报记者 李菁 评论 07091912201 |相|关|链|接| 部分“知音体”标题 《小红帽》:善良女孩呵,你怎知好心指路采花的哥哥竟是黑心狼;《嫦娥奔月》:铸成大错的逃亡爱妻啊,射击冠军丈夫等你悔悟归来;《秦香莲》:三载漫漫上访路,结发妻终将重婚丈夫拉下马。《皇帝的新衣》:国家元首,真空上阵挑战性感底线为哪般;《三国演义》:从贫贱到自强,三兄弟的旷世畸恋;《丑小鸭》:貌丑心善受尽难言屈辱,命苦弃儿终成杰出青年;《上海滩》:宝贝女儿情迷古惑仔,黑帮老爹无奈起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