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节日影响力在农村与日俱增 传统文娱淡出市郊农民生活 钱滢瓅 |
本报讯 (记者 钱滢瓅)上海大学文学院学生利用暑假对本市农民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和需求预测开展调查,发现上海农民的文化娱乐活动在呈现多样化的同时,一些传统文化娱乐活动正逐渐被看电视、上网所取代,洋节日在农村中的魅力正与日俱增。 今年暑假,上海大学文学院学生分别走访了上海郊区的5个村镇,包括顾村、丰收村、联西村、康桥镇、周浦镇,发放问卷300份,并走进农民家里开展深入访谈,完成了一份6000余字的《上海市农村(郊区)精神文化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问卷中提到的一些农村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则在现代文化活动的冲击下不断萎靡。在农民对于按摩、桑拿等高消费娱乐活动不再陌生的同时,对于乡戏等传统文化娱乐方式却逐渐陌生。许多农民反映,乡戏、沪剧等上海的传统文化娱乐方式,在农村中已经很少见了。 外来文化对农村地区传统文化的冲击也非常严重。据调查数据显示,“知道”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的占44.6%,“知道并参加过活动”的占54.3%,“不知道”的只占1.1%;对农村在春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所举办的一些活动,很感兴趣的只占36.7%,认为没有多大意思的有4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