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上海地产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 广 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投资理财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上海地产
 第A30版:股市分析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拔
 第B0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2版:吃好·当令时鲜
 第B13版:好吃·上海味道
 第B14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5版:好吃·调味金指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昆山专版
 第B19版:太仓专版
 第B20版:上海楼市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专题
 第B26版:专题
 第B27版:专题
 第B28版:广告
 第B30版:专题
 第B31版:专题
 第B32版:专题
 第B33版:广告
 第B34版:上海地产
 第B35版:上海地产
 第B36版:上海楼市
    
2007年9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科研人员开发出自主知识产权技术
远洋船舶电站首次“中国造”

马亚宁


  本报讯 (记者 马亚宁)股市上船舶板块涨势良好,中国两大造船企业的订单已排到2010年。可我国船舶设备自配套率仅有40%,船舶制造产量高但技术不强。昨天,记者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704研究所获悉,第一套国产船舶电站系统在上海研制成功。这是我国整套船舶系统技术上的首次突破。

  国产电站技术一流   

  2005年,国家发改委将“船舶电站成套设备”列为重大专项。中船重工工程技术人员开发出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站监控系统,整合各机械组件,突破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制造出首台国产船舶电站。其发电功率560千瓦,将装载于7万-11万吨级远洋油轮,使用年限和油耗比率与国外产品不相上下。而且,它采用硬件模块化、软件参数化和接口标准化设计,完全符合国际规范要求。

  带动系统开发能力   

  今年以来,我国船舶工业的制造订单已超过韩国,居世界第一。“我国多制造船壳、船零件,不擅长开发船舶设备系统,无法让分散的船零件“聪明”起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产业处处长余益锐分析指出,国产船舶电站成功问世,改变了传统的船舶配套设备研发模式,必将带动我国船舶设备的系统开发能力。接下来,上海科研人员还将开发船桥系统,让远洋轮船“指挥舱”也能刻有“中国印”。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