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wi的故事 王重和 |
Kiwi,学名鹬鸵,新西兰国鸟。在新西兰,钱币、邮票、广场雕塑、商品广告,到处都是Kiwi。可当我在罗托鲁瓦彩虹公园真的看见Kiwi时,总觉得远不如卡通形象可爱。那新西兰人为什么要把自己比作Kiwi呢? Kiwi其貌不扬,一身褐色细密羽毛,长长的喙,鼻孔长在喙尖。在某些欧洲人眼中,新西兰人是“乡巴佬”,脚边跟着一条牧羊犬,如砂纸般粗糙的手握着放羊鞭,饱经风霜的脸迎着午后阳光,深情地望着漫山遍野的羊群。而在我看来,新西兰人神如其形,非常质朴。有一次在惠灵顿酒店大堂等见一位客商,侍应小姐按例送上酒单,因不懂鸡尾酒,我们就随手指着一种要一式四份。那位小姐说其实要一份就足够了,可另给我们几个酒杯大家分着喝。等她端上酒来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装酒的杯子竟有小鱼缸这么大,要是每人来一份那才叫人笑话呢。 Kiwi出身显贵,起源几千万年前的白垩纪,它是新西兰独有的原生鸟类,与澳大利亚鸸鹋、南非鸵鸟并称世界三大奇鸟。早期新西兰移民传说大多是被流放的英国贵族,典型的着装是笔挺的深色套装加背心,即便汗流浃背也不愿脱掉背心。初次打交道你会觉得他们做事很刻板,行就行,不行就不行,不懂得把话说得委婉些。那天从澳大利亚飞新西兰,机上免税商品中有一款贝壳做的Kiwi惹人喜爱。因还有些用剩的澳元,我问空姐能否用澳元购买,她听了连连说No,原因只是因为没有澳元标价。为了说服她,我把新元、美元、澳元折算情况列了一张表格,那位空姐看了很久终于答应我用澳元购买。新西兰人一旦同意做某事,则言而有信,处久了你会慢慢习惯甚至喜欢他们这种行事风格。 Kiwi是种不会飞的鸟,它在食物丰盛、又无天敌的环境里生活了7000万年,翅膀和尾羽已完全退化,遇到天敌来犯,只能躲入洞穴,晚上才出来觅食。为了保护Kiwi,新西兰政府已立法规定在其出没地区对天敌家猫实施宵禁。和Kiwi的境遇差不多,新西兰过去长期是英国的海外牧场,温和的气候加上全年平均分配的降雨量,这里牧草长得特别好,牧草养活了牛羊,也使300多万新西兰人的生活像“骑在绵羊背上一样舒服”。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后,开始从其他会员国进口奶油和乳酪,而新西兰肉乳制品由于之前过分注重适合英国品味,一时难以销售其他国家,只能靠借债消化贸易赤字。新西兰多年来实施的就业、收入机会均等政策也因经济危机而难以为继,新西兰人已不能坐着分享全国经济这块大饼。陪同我们的霍克先生说,这个过程的开初是非常痛苦的,然而危机也教育了新西兰人:只有更努力工作,适应竞争才有饭吃。 Kiwi实施一夫一妻制,配偶亡故,另一方即独守余生。它还有种奇异习性,即由雄鸟孵卵,雌鸟担任守卫,故新西兰人称顾家男人为Kiwi husband。笔者有个朋友的儿子在新西兰读书,寄居当地人家。见面时说到新西兰人对婚姻的态度,他非常感慨地说:“真没想到外国人会如此。”他的对门邻居,太太过世了,那天恰好这位先生从超市回来,隔着落地玻璃窗看到他一手抱了个含着奶嘴的孩子,一手提着大包小包,让另一个稍大些孩子拽着他的裤管走。他和孩子说着什么,满脸笑容,看上去很幸福。“其实他心里很苦,又当爹又当妈的。”朋友的儿子对我说。我不知道这位先生今后会不会像Kiwi一样终身不娶,但我相信要是他再成家,一定是为了让这两个孩子生活得更好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