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树之恋 艾 米 |
|
2.突然听到远远的什么地方传来一阵手风琴声 静秋好奇地问张村长:“这树是开白花吗?”这个问题仿佛触动了张村长,他滔滔不绝地讲起来:“这棵树呀,本来是开白花的,但在抗日战争期间,有无数抗日志士被日本鬼子枪杀在这棵树下,他们的鲜血灌溉了树下的土地。从第一个抗日英雄被杀害在这里开始,这棵树的花色就慢慢变了,越变越红,到最后,这棵树就开红花了。” 几个人听得目瞪口呆。等他讲完这棵见证了西村坪人民抗日历史的英雄树的故事,半个小时已经过去了,一行人又启程了。 走出老远了,静秋还回过头看了看那棵山楂树,隐隐约约地,她觉得她看见那棵树下站着个人,但不是张村长描绘过的那些被日本鬼子五花大绑的抗日志士,而是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她在内心里狠狠批判了一把自己的小资产阶级思想,决心要好好向贫下中农学习,把教材编好。 山路终于走完了,张村长站了下来,指着山下说:“那就是西村坪。” 一行人下了山,首先来到张村长的家,家中只有他妻子在家,她让大家叫她“大妈”。家里其他人下地的下地,上学的上学。 休息了一会儿,吃过了饭,张村长就开始安排几个人的住处。静秋被安排住在张村长家。晚上,张村长带其他人到他们的住处去了,家里就只剩下静秋跟大妈两个人。大妈把静秋带到她二闺女的房间,让她把行李放在那里。这是一间15平方米左右的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张床还比较大,睡两个人虽然挤点,也还凑合。 靠窗的桌子上有一块大大的玻璃板,是专门用来放照片的那种。玻璃板下面有深绿色的布底。静秋忍不住凑过去看了起来。 大妈一张张指着那些照片,告诉静秋那些人都是谁。静秋从照片上看到了大妈的大儿子、大儿媳、大女儿和二女儿,二女儿长芳还在严家河中学读书,一星期才回来一两次。 正谈着,张村长的二儿子回来了,说爹叫他回来挑水的,好早点做饭。 静秋走出去跟张村长的这位二公子打招呼,他个子矮矮的,五官也像是没长开一样。大妈指着二儿子,对静秋说:“这是你二哥,叫张长林。” 挑水回到家,长林又出去了,静秋想帮大妈做饭,但插不上手。刚好长林的小侄子欢欢醒了,大妈就吩咐说:“欢欢,你带静姑姑去叫三爹回来吃饭。” 静秋这才知道张家还有一个儿子,她问欢欢:“你知道三爹在哪里呀?”“知道,在贪贪队。”“贪贪队?”大妈解释说:“是在勘探队,小孩子说不清楚。” 欢欢拉着静秋的手:“走呀,走呀,到贪贪队去呀,三爹有糖吃——” 静秋跟着欢欢往外走,刚走了一小段,欢欢就不肯走了,伸开两手要人抱:“腿腿晕了,走不动了。” 静秋忍不住笑起来,一把抱起欢欢。走了好一阵儿,还没到,静秋正要歇息一会儿,突然听到远远的什么地方传来一阵手风琴声,她没想到这个小山村里还有人会拉手风琴,不由得站在那里聆听起来。这声音的确是手风琴声,拉的是《骑兵进行曲》。 琴声是从一排工棚样的房子里传出来的,那些房子不像村民们住的房子,单家独户,而是一长条好几间房子连在一起,想必是“贪贪队”的房子了。 静秋问欢欢:“你三爹是不是住在那里面?”“嗯。”欢欢见已经到了,英雄起来了,腿也不晕了,就想挣脱静秋自己跑过去。 静秋牵着欢欢,向那排房子走去。现在她能清楚地听见手风琴声了,琴声已经变成了《山楂树》。 欢欢挣脱静秋的手,向那排房子跑去,进了第三个门,而手风琴声也随之停了下来。她猜那个拉琴的人很可能就是欢欢的三爹,也就是张村长的三儿子。 过了一会儿,静秋看见一个人抱着欢欢出来了。他穿着深蓝色齐膝棉大衣,大概是勘探队发的,因为静秋已经看见好几个穿这样衣服的人在房子周围走动了。欢欢挡住了他脸的一部分,直到他快走到她跟前,放下了欢欢,静秋才看见了他脸的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