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10版:深度报道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女足世界杯专版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医药资讯·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股海淘金
 第B05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6版:证券·投资理念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专版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典藏鉴赏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2007年9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刮一场减排“风暴”

康定


  读了一条极其振奋人心的新闻,忍不住想要评说几句。

  《人民日报》9月14日头条新闻《一湖清水向长江——234家纸厂关停过后看洞庭》太令人欢欣鼓舞了。

  多年来,洞庭湖区造纸业无序发展,众多小造纸厂年直排污水上亿吨,致使水质恶化,渔业资源减少,群众守着洞庭没水喝。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彻底整治这些为害洞庭的“祸根”,一场持续半年的减排“风暴”,令234家小纸厂全部关停。

  小造纸厂关停半年之后,《人民日报》记者环行洞庭,但见碧波荡漾,鱼跃鸟翔。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监测结果显示,自今年5月初以来,洞庭湖水由局部Ⅴ类整体转为Ⅲ类;而在岳阳水质监测站离岸300米处取水检测,已达到国家Ⅱ类水质标准。渔民说,过去下湖捕鱼,必须带上几桶净水,如今烧水做饭可用湖水了,就连过去难得一见的江豚,也不时可以看得到了。

  仔细研读这条新闻,我仿佛走出迷魂阵,眼前豁然开朗。

  我们已经读到太多的中国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报道。最近一期《财经》杂志上,就刊登了长篇调查,将黄河、海河、太湖、珠江受到严重污染的现状,全景式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面对日益严重的水环境污染,我们好像已经无可奈何,束手无策。淮河污染治理了10年,国家投入了600亿元资金,结果污染反而更严重了,河边居民只能“守着淮河喝瓶装水”;太湖边的某些村庄,因为水环境严重污染已变成“癌症村”,据专家估计,太湖要花几千亿元资金、几十年时间才能治理好;而滇池已经无法自净,只能设想投入巨资,开挖一条水渠翻山越岭,从金沙江引水,净化被严重污染的湖水。

  面对日益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难道真的无计可施了吗?否!洞庭湖治污的新闻就告诉我们一种最传统也最有效的办法:刮一场认真的持续的减排“风暴”,非常管用,效果极好。

  湖南曾经在1996年和2000年两次关停湖区小造纸厂,但污染也像别的地方一样,愈演愈烈,关键在于这两次关停玩的是“猫鼠游戏”,猫来了,老鼠就躲进洞里,猫一走,老鼠卷土重来。环保局长忠于职守就坐不稳位子,眼开眼闭的位子稳当,这种做游戏般的治污,污染怎么不会越治理越严重呢?

  而这一次,湖南出台了《湖南新型工业化考核奖励办法》,不再以GDP排座次,而将节能降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率等指标,纳入对各级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再调动各种行政、经济、法律资源,刮起一场持续的减排“风暴”,结果呢,只用半年时间,洞庭湖水质明显好转,付出的治理成本却很低,只是关闭了234家纸厂,减少税收4个亿。只付出4个亿的低成本,就换来“一湖清水向长江”,太值得了!如果等到整个洞庭湖都污染了再来治理,没有几千亿元资金,恐怕是打不住的。

  洞庭湖治污这条新闻启示我们,在执政理念不偏差前提下,最传统的办法往往是最有效的。十多年前,上海飞机制造厂全面移植麦道飞机管理体系阻力重重时,就采用了最最传统的“大会战”形式,换句话说,刮的是一场“移植”风暴,结果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全面移植了麦道飞机现代化管理体系,从此永远告别了低水平的传统管理。目前,在水污染日益严重的中国,我们只能采用“大会战”、刮“风暴”这种最传统最强势的办法,打一场减排“人民战争”,综合运用政府手中的政治、行政、经济、法律资源,才能遏制住水污染日益严重的趋势,也只有这种办法,成本最低,效果最快。至于治污所产生的成本,我们可以有多种办法来分摊,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超过2.6万亿元,沪深股市如果以每天成交2500亿元计,每天的印花税就有15亿元之巨,我们完全有财力负担起治污成本。

  让全国都刮起一场减排“风暴”吧!

  让减排“风暴”刮得更猛烈些吧!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