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的魅力 陈 翔 |
案头有《上海当代中国画优秀作品集》,我时常翻阅、咀嚼。程十发撰写的《序言》中说:“15位各年龄段画家,都是上海地区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将创新作为发扬光大海派艺术的手段,寻觅着既继承历史脉络并与时代接轨,同时又富有个性的形式。” 海派山水取径南宋居多,画风趋于典丽、秀美,郑午昌、张石园、樊少云、吴湖帆、陶冷月等为代表人物。钱瘦铁追求劲峭,贺天健南人北相见骨力。应野平、陆俨少为一时瑜亮,前者以浑朴、滋厚见长,后者自创新格,笔健、墨酣、色雅、气足、境高,别树新帜。总体而言,海派山水缺乏洪钟大吕式的有分量的作品。朱敏显然明乎此,故认真钻研传统,注重生活体验,把审美感悟融入画中,博采古今中外,思考、积累、变革,开掘意境,强化个性,逐步形成“黑、重、满、大、厚、奇、拙、秀”的画风,为上海山水画坛增添一抹耀眼的亮色。 1956年生于上海的朱敏,是上海中国画院专职画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朱敏的画以黑色为基调,干湿浓淡,反复积染,然墨痕清晰,不滞不浊,张力、肌理、节奏、韵律,皆由墨色产生。其用笔富有写的意味,包含了提按顿挫和轻重缓急等不同的运笔方式,气息凝重,显现出大自然勃勃生机。他的画面形象丰富、饱满,有的满幅烟云,不留空隙,却自山中茅舍小窗透出一线光亮,在大片墨色中尤为醒目,但给人的感觉并不塞迫。这种别致的处理手法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如《余晖》,满目苍山丛树,一抹余晖自林屋上方飘过,更觉峰诡壑谲,变化生动,不同凡响。 朱敏喜写崇山峻岭,气势宏大,有北派山水峥嵘雄肆的特质。他充分运用宣纸的渗化性能,娴熟地控制水分,水墨交融,清淡还得滋厚,使近、中、远景浑然天成,空间层次十分清晰。朱敏作画不囿成法,有敛有纵,奇正相谐,意由景生,思入毫间,追虚扑微,奇趣乃出。他的一组小手卷新作,开合自若,疏密有致,集诸家笔墨于一体,“大可笼万有,小可折毫末”,跌宕纵横的笔墨与穷微测渺的构成,充分突出了水墨晕化的神奇作用。传统山水画的山石、树法具有强烈的装饰符号,朱敏画树造型古拙,树干盘曲,枝条舒展,树叶点厾、双勾兼用,在画面中占有重要地位,衬托出山的伟岸、苍莽、雄奇、巍峨。着色“清、淡、鲜、少”,以色调和自然景物之秀美,营造雅嫣清和的韵味,景物幽闲,思远理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