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闯闯世界 ——一位挚爱母亲的亲述 鲍美琴 |
|
4.魏东老师发现我儿子的体育天赋 入学手续办好了。从一年级念起,就在郑老师教的班级。我很关心儿子在新学校的情况。使我感到欣慰的是,郑老师的话一点不错,在她的关心和呵护下,儿子仿佛换了个人似的,不但心情舒畅了许多,连成绩也排在了班上的前列。 由于没有压力,没有嘲讽,没有歧视,他那调皮好动的性格一下子暴露无遗,很快吸引了该校体育老师魏东的注意,立刻让他参加田径和乒乓球的训练。 每天放学回家,从儿子那“充满阳光”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感觉良好。这时,我会和他聊聊学校的事情,以便随时掌握他的情况。 “郑老师很好,从来不发脾气,对我们很耐心,碰到难的课文,总是讲许多遍,直到搞懂为止,她还主动提出要教我弹琴呢,说对脑子发育有好处。”儿子对我说。 一天放学回家,他兴冲冲地对我说,学校准备举办一个名叫“接过红军长征的旗帜”的主题班会,老师打算让他担任节目主持人。我见他跃跃欲试,就鼓励他大胆地接下了这个任务。可能是因为要朗读近千字的缘故,他有了畏难情绪。我觉察到了,就每天和他一起反复朗读台词。 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他总算能流利地朗读了。可好事多磨。由于他当时正患有哮喘,而且需餐餐吃素,体质比较虚弱,所以导致他的声音不够洪亮。我反复教他正确的发声方法,并不断给他打气。终于面对全校一百多名师生,他放开喉咙,大声朗读,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表扬。 从那以后,凡是班里搞活动,一般都会叫他做主持人。同时,他又被选为班里的少先队中队长,负责班里的文体活动。 与此同时,魏东老师发现我儿子的体育天赋,决定重点培养他打乒乓球。没事时,儿子会对着墙壁打乒乓球,一打就是几个小时。为了提高儿子的兴趣,我和丈夫有时会把饭桌和书桌拼起来,陪他一起练球。这往往是他最高兴的时刻。 儿子的个子不大见长,人也总是瘦瘦的。我们有些担心,认为可能是营养不良造成的,可又想不出别的好办法。令人欣慰的是,他的体能还不错。在他迷上跑步和乒乓球时,我们很高兴,认为对他长个子肯定会大有好处。 在魏老师的精心指点下,儿子打乒乓球的水平日益见长,还进了校队。除了日常的训练外,儿子还经常和他父亲一起在周末到体育馆练习,一个放高球,一个大力扣杀。后来,儿子参加了亚太区首届特奥运动会,与另一名特奥运动员王守栋获得男子双打冠军。 那一年,儿子读三年级,11岁。 其间,还发生过一件趣事:有老师曾向我反映,说儿子课间休息时,经常在操场上来回奔跑,追赶并殴打同学。我气坏了,就质问儿子,他却显得很委屈。原来,他在模仿当时红极一时的足球明星范志毅闪避对手的动作。其实,他早已迷上了足球,而我们却毫不知情。 一天下午,儿子满头大汗地跑回家,直嚷肚子饿,吵着要吃饭。 “你怎么现在就饿成这样?没吃午饭吗?”我问他。“刚才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见一群穿运动衫的人在马路上练长跑,就紧跟在后面跑了很长一段路,然后再跑回来。所以肚子很饿。” 后来,我才知道那帮人是某高校的长跑队员。而那段时间,儿子正好在跟魏东老师练中长跑。也许就是从那时起,儿子开始迷上了跑步。因此,我始终认为,魏老师是引导儿子走上体育道路的“伯乐”。 由于当时我们在浦西的住房是煤卫合用的老式住宅,厨房在楼下,房间在楼上,吃一顿饭要跑上跑下好几趟,婆婆腿脚又不好,实在太不方便。所以我们一直在物色新的住处。后来我们在浦东买了一套两室两厅的住房。全家忙乎了好几个月,总算顺顺当当地搬进了新居。可新问题又冒出来了。由于路远,儿子不可能再去原来的辅读学校了。我只好在附近寻找适当的学校。也是经朋友介绍,我看中了离家不远的浦东上南辅读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