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午餐怎讨学生欢心? 马丹 蔡立弘 |
|
本报记者 马丹 实习生 蔡立弘 开学了,不少学生又要吃营养午餐盒饭。“难吃死了,菜是冷的,花样又少,大部分都被我倒掉了。”这是许多中小学生对营养午餐的反应。口味差、分量不足……中小学的营养午餐一直不得孩子欢心。要让孩子中午吃饱吃好,又确保营养就那么难吗? 吃了一小半,倒了一大半 口味不佳 买零食填肚 上周四中午,卢湾区某中学高二女生小陈拿着几串关东煮边走边进校门。“学校的套餐实在不好吃,我吃了几口就扔掉了。”小陈说,当天的食谱是四喜烤夫、卷心菜和面拖黄鱼。“一周两三天有卷心菜,早吃厌了。面拖黄鱼面粉太多,都没看到什么鱼肉。”由于午餐口味不佳,小陈吃完饭总要出校门买点零食解解馋。该校高一男生小施则拎着二两锅贴往教室冲。“没办法,学校的套餐吃不饱。” 下午3时,长宁区某小学门口,来接孩子的家长都拿着蛋糕、酸奶等零食。孩子们放学出来,就开始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中午饭我吃了一个菜,其他都倒掉了。”家长都怕饿着孩子,就带点吃的给他们加餐。 校外解决 吃遍小饭馆 不爱吃学校的饭菜,中学生吃遍学校周围的小吃店。一到午餐时间,静安区某中学校门对面的米粉店、奶茶店、快餐店等就挤满了穿着校服的学生。汉堡配奶茶、炒米粉、超市盒饭等最受学生欢迎。高二男生小高说:“这学期开始,我就自己在校外解决午饭了。”记者发现,不到20分钟,奶茶店就卖出了十几个汉堡。该校附近一家24小时便利店的营业员也告诉记者,面包、盒饭和泡面是销售最快的,一般中午就卖完了,买的大多数是学生。 不少家长其实并不赞同自家孩子在校外“觅食”。赵女士说:“学校的饭菜总归稍微放心点,口味不好至少卫生保证。小饭店里的食物,还不知卫生不卫生。但儿子总说吃不饱,也只好让他自己再买点吃吃。” 餐饮公司“末位淘汰” 上海中小学校午餐供应主要有三种途径:学校自办食堂“一手操办”;区县教育局或配送中心统一配菜,然后由学校进行烹饪加工;学校午餐由具有资质的、相关部门认可的盒饭公司供餐。不同的途径,提供的午餐口味有好有坏。 上周四,记者来到浦东杨思小学,学生午餐荤素搭配,口味不错,有番茄炒蛋、毛豆冬瓜、油焖虾和紫菜汤。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校长说,午餐原料是由浦东新区社发局旗下的餐饮公司负责,而餐饮公司是通过招标竞争上岗,每天运送的原料经过严格的把关和审查,质量得到保证后送往学校,由食堂负责烧制。一顿这样的午餐花费为4.5元钱。 新学期,浦东新区社发局所有公办中小学学生午餐价格暂时保持不变,但为保证饭菜质量,浦东推出了午餐公司“末位淘汰”,竞争上岗的政策。目前,全区公办中小学午餐由31家送餐公司提供,社发局请专业中介机构,对200余所学校的学生展开调查,测评中小学生对学校午饭质量的满意程度,把餐饮公司能否继续为学校服务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排名在最后10所为学校提供午餐的公司将被“一票否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