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力推进“健康单位”建设 为职业人群创造健康工作环境 施捷 |
本报讯 (首席记者 施捷)以机关、企业、菜场、学校等为重点,至明年年底,上海至少有5000个单位参与“健康单位”建设活动。关注职业人群健康、为职业人群创造健康的工作环境并提供良好的健康服务,已成为上海推进建设健康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 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爱卫会)办公室主任李忠阳指出,占全市人口数量很大比例的职业人群、学生和外来人口,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单位度过,因此他们的健康问题更多地依靠其所在的单位。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单位,开展相应的健康行为干预,将有效弥补健康促进的盲点,并直接影响这部分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而且健康单位的健康促进效应也将通过职工辐射到家庭、社区,从而提升城市人群整体健康素质。 李忠阳主任是在昨天举行的“2007年上海健康单位论坛”上发表上述见解的。截至去年的统计,全市目前共有各类单位42.15万个,包含从业人员885.51万人。根据上海健康城市实事工程要求,本市每年将评选出“健康单位”先进200个。 据介绍,本市“健康单位”建设将继续以“五个人人”健康市民行为作为重点,倡导人们自觉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掌握必要的健康技能。如“人人知道自己的血压”项目,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就有450万35岁以上的市民参与了血压测量;有30多万人参加了“人人掌握救护技能”的培训活动;另有“健康单位”组织各类健身活动近2万次,有100多万职工参与其中。 已先期启动“健康单位”建设的单位,则更是结合单位特点和职工需要,实践了大量有个性的健康建设项目。静安区针对区域内商务楼宇多、白领人群健康问题突出的现状,积极举办“楼宇健康日”“楼宇健康周”和“楼宇健康沙龙”等活动,广受欢迎。闵行区积极打造七莘路“健康一条街”,引导、组织沿街各单位职工每天坚持工间操,渐成风气。卢湾区在淮海中路沿街及周边的部分酒店、宾馆推出“无烟餐饮”“无烟客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