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女足世界杯专版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上海地产
 第A26版:投资理财
 第A27版:股市分析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上海地产
 第A30版:深度报道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长三角·专版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9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杭州白领不惜“血本”扮靓嗓音
“塑声”课每小时逾100元 旨在增强自信和沟通能力
周瑜


  “啊伊呜哦”、“嘭啪嘿厚”……从咬字、发声、用气开始,对声音进行美化修饰,这样的“塑声”班正逐渐在杭州流行。

  记者昨日从浙江歌舞剧院了解到,现在该院业余艺校的声乐班期期爆满,但95%以上的学员并非要往音乐之路发展,而是为加强对声音的掌控力,使声音更悦耳。

  过年前后是高峰期

  浙江歌舞剧院声乐团团长严圣民告诉早报记者,几乎每天都有个人、单位联系他授课。他表示,普通人“塑声”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社交活动的需要,来业余声乐班进行声音培训的主要是中高收入的白领,有不少还是企业高管。

  “和外貌一样,声音是重要的交流媒介,给人的是直接印象。”严圣民说,他曾教过一位做医疗器械销售的小伙子语音语调课。后来,小伙子与一位“极难沟通”的客户谈成了业务,“他认为,是他的声音赢得了与客户面对面沟通的机会,促成了进一步的交流。”

  据介绍,过年前后是“塑声”培训高峰期。一方面,年终时单位聚会、业务拜访繁多,K歌、座谈是沟通关系、拉近距离的常见方式;同时,不少白领会在这段时间跳槽,“塑声”是为了在求职时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个性化培训:陪唱卡拉OK

  不仅声乐老师受宠,接受过播音训练的专业人士也是很多单位邀请授课的对象。浙江“交通之声”电台主持人孙越表示,“塑声”不只是发声教学,还传授用声方法,把握气息、语音、语调。通过声音训练,可以护嗓、加强对声音的控制力,增加嗓音的品质、美感。

  据了解,“塑声”训练一般以“一对一”方式进行,培训内容也不固定,“根据学员需要进行个性化设置,甚至可以陪他去卡拉OK练歌。”这样的教学方式,每小时授课费用起码在100元以上。严圣民表示,杭州的培训需求已经形成,“一年近万人的市场肯定是有的。”

  “塑声”还需“修内”

  不过,早报记者随机采访部分白领人士后发现,多数人对声音培训持保留态度。在外企人力资源部工作的陈小姐认为,人的交流、工作能力与学识、为人处世的方式、素质有很大关系,不是单靠声音就能改变的。

  “培训会使声音更具感染力、说服力,从而促进沟通、增加自信心。”浙江省社科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建华表示,但只指望声音塑造就使生活、工作发生大改变则有点舍本逐末,“最重要的还是内在修为的综合提高。” 

  东方早报 (周瑜)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