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奇同志去淮北 王友成 |
电视剧《新四军》和《铁道游击队》都有刘少奇同志去淮北的剧情。但与史实有误。事实上,1939年11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同志(化名胡服)被中央派往淮北新四军江北指挥部,1942年春,刘少奇调延安,就再也没来过淮北大地。可电视剧《铁道游击队》却把刘少奇1939年11月份从鲁南去淮北的事(当时还没发生皖南事变;也没爆发太平洋战争),拍成了1943年以后,接近抗战尾声的事。 1939年,我父亲在八路军苏鲁豫支队贵阳大队任被服组长,这是一支能征善战、敌人闻风丧胆的红军部队,大队长胡炳云是老红军、长征干部。11月份,秋深天凉,一天接到命令,说要护送中央首长胡服(刘少奇)去淮北,全大队干部和战士都投入了紧张的战斗。当时,同行的还有江华同志率领的八路军南下支队。我父亲所在的贵阳大队是护送部队,担当主要保卫护送工作,少奇同志的随员并不多。胡炳云大队长和江华同志始终陪伴着刘少奇骑马而行,大队部的干部们殿后。在过津浦线时,铁道游击队的确接到命令予以配合与掩护(知侠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中也作描述),我父亲说是夜晚过的铁路,速度很快,紧张而安全,无战事。 电视剧《新四军》中还有一个镜头:有位新四军的干部向人们报喜讯:“刘少奇同志率领的南下支队到了!”事实上八路军南下支队是江华同志率领的,只不过是与少奇同志同行而已。 父亲生前多次对我说:“这次护送刘少奇去淮北是秘密的,为避免战事发生,昼息夜行,共用了七天,安全顺利地到达了淮北,贵阳大队也留在了淮北,再也没回山东,皖南事变后跟随黄克诚师长整编为新四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