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树之恋 艾米 |
|
7.他一定要她收下那支笔 老三一直盯着她看,盯得她心里发毛,心想我的脸颊是不是也陷下去了?她小声说:“怎么你去二队那边——也不告诉——大妈一声呢?欢欢老问起你呢。” 他仍然盯着她,也小声说:“那天走得很急,我没时间过来告诉你——们,后来在严家河等车的时候,我到邮局去告诉了老大,以为他回来时会告诉你们的,可能他忘了。以后不能指望别人,还是我自己过来告诉你一下——” 静秋吓了一跳,他这是什么意思?他好像看穿了她的心思,知道她这些天在找他一样。她声明说:“你告诉我干什么?我管你——到哪里去?”“你不管我到哪里去,但我想告诉你我到哪里去了,不行吗?”他歪着头,有点不讲理地说。 她窘得不知道说什么了,赶快跑到后面去了。在屋外站了一会儿,才又跑回来,看见他坐在她桌子跟前,正在翻看她写作用的本子。她抢上去,把本子合起来,嗔怪他:“怎么不经人家许可就看人家东西?” 他微笑着,学她的口气问:“怎么不经人家许可就写人家?”她急了,分辩说:“我哪里写你了?我提了你的名,道了你的姓?我写的是——决心书。” 他好奇地说:“我没说你写我呀,我是说你不经那些抗日英雄许可就写人家。你写我了?在哪里?这不是你写的村史吗?” 静秋不知道他刚才看见她的决心书没有,很后悔说错了话,也许他刚才看见的是本子前面的村史。还好他没再追问,而是拿出一支新钢笔,说:“用这支笔写吧,老早就想给你买一支的,没机会出去。你那支漏水,你看你中指那里老是有块墨水印——” 现在他把那支新笔递给她,问:“喜欢不喜欢这支笔?”静秋拿起那支笔,是支很漂亮的金星钢笔,太漂亮了,简直叫人舍不得往里面灌墨水。她想收下这支笔,再付钱给他,但她没钱,这次下乡预付的伙食费还是她妈妈问人借的,所以她把笔还给他:“我不要,我的笔还能写。” “为什么不要?你不喜欢?”他好像有点着急,“我买的时候就在想,也许你不喜欢黑色的,但是这种样子的没别的颜色。我觉得这种好,笔尖细细的,你写的字秀气,用这种细笔尖好——”他解释了一会儿,说,“你先用这支,我下次再给你买好看一点的——”“别——别,我不是嫌笔不好,是太——好了,很贵吧?”他仿佛舒了口气:“不贵,你喜欢就好。” 那天,他一定要她收下那支笔,说如果她不肯收,他只好送到她组里去,告诉他们这是他为教改作的贡献,专门送给静秋写村史的。静秋怕他真的跑到组里去,搞得人人都知道,只好收下了,许诺说等以后挣了钱,就还钱给他。他说:“好,我等着。” 又过了几天,轮到静秋回K市休息,她的轮休排在星期三、星期四两天。前两次轮休,静秋把机会让给了别人,主要原因是她没路费钱,能省就省了。但这次不行了,她的班主任托人带信来,说学校汇演,他们班还等着她回去排节目。 静秋的妈妈在八中附小教书,跟静秋的班主任算是一个学校的同事。班主任知道静秋家穷,每次开学报名时都主动让她打缓期,就是推迟交学杂费。虽然每学期学杂费只三四元钱,在当时也算一笔很大的开销了。班主任还常常拿张表让静秋填,说填了学校可以给她每学期15元钱补助,叫助学金。但静秋不肯填,因为助学金还要在班上评的,静秋不想让人知道她家穷,要靠助学金读书。她自己每年暑假都到外面去做零工,都是很重很冒险的活,但每天可以挣到一元二毛钱。 这次要回去轮休了,让她又喜又愁,喜的是可以回去看看妈妈和妹妹了,她妈妈身体不好,妹妹还小,她老是担着心。现在回去看看,可以帮家里买煤买米,干点重活。但是她又很舍不得西村坪,尤其是老三,回去两天就意味着两天见不到他,而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大妈听说静秋要回K市,就竭力主张让长林去送她,但静秋不肯,一是她不想耽误长林出工,二是怕受了这个情,以后没法还。静秋让长芳告诉大妈,说自己出身不好,配不上长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