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女足世界杯专版
 第A20版:女足世界杯专版
 第A2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上海地产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读者之声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上海地产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车情车趣
 第B14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5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6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广告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
 第B29版:求职
 第B30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31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32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09版: 汽车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9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主品牌再度受挫为哪般

李永钧


  今年8月自主品牌车的市场占有率仅为23%,再创新低。一边是国家大力提倡自主品牌、自主研发;一边是自主品牌有可能失去原来的阵地,陷入困境。

  今年前5月,我国自主品牌车一扭过去的颓势,扶摇直上,共销售55.93万辆,占轿车市场份额已逼近三成,超过排名第二位的日系车3.21个百分点。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自主品牌6、7、8月市场占有率连续下滑,8月份的市场占有率仅为23%,再创新低。

  自主品牌的主力奇瑞再也没有了前几个月的良好形势,仅有QQ一款车型在8月下半月开始出现复苏迹象,新旗云、东方之子A5、A1的销售基本上创下了新低。吉利的自由舰和金刚虽然有了较为明显的增长,但面临的利润流失却是痛苦的。远景的销售还没有明显的起色,其他各款车型再度下滑。

  此外,近几个月以来我国自主品牌厄运连连,先是华晨尊驰与奇瑞旗云汽车先后在国外折戟“碰撞门”引起舆论哗然。接着,中国双环车仿冒德国宝马、奔驰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国际上反应十分激烈,甚至惊动了德国政府总理默克尔,使中德双方在汽车行业频频出现的摩擦再度升级。在日前发布的中国汽车品牌全景调查结果中,自主品牌综合动力指数仍然排在整个汽车市场后半部分,令人叹息。

  一边是国家大力提倡自主品牌、自主研发;一边是自主品牌有可能失去原来的阵地,陷入困境。自主品牌再度受挫究竟为哪般?

  其一,今年以来,合资车企价格走低。如北京现代旗下伊兰特、雅绅特和索纳塔三大产品日前进行大幅价格调整,其中伊兰特三厢车价格整体下调了1.5万元,雅绅特平均降幅7.6%。除了伊兰特等经济型轿车大幅降价,包括雅阁、君越等中高级车价格也出现了跳水可达二三万元。合资企业一方面不断将产品的价格下调,另一方面直接推出价格在10万元以下甚至5万元以下的车型,发动低端攻势,抢占自主品牌传统的价格区间,导致了自主品牌突飞猛进的势头受到抑制。

  其二,自主品牌产品线过于单一,导致竞争力下降。产品线的单薄造成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下滑这一点得到了比亚迪汽车发言人的证实,对方表示,产品线不够丰富使公司旗下的F3无法进一步扩大之前取得的业绩。此外,华晨骏捷的产品单一,加上产能受限,导致其销量也受影响。

  其三,目前,自主品牌在不少消费者眼中仍是“低价低质”的代名词。当这些品牌想往高端发展时,就比较难突破这个瓶颈。自主品牌这几年的市场高速增长和较低的利润,使其继续高速增长和提升品牌的资金不足。利润少就没有足够投入,品牌就难以提升,品牌溢价就低,溢价低就意味着赚钱少,赚钱少又会导致投入不足,这就是自主汽车企业在品牌建设领域面临的恶性循环和现实难题。

  其四,自主品牌面临的困境还在于缺乏政策方面的扶持。政府现在虽然对自主品牌赞美有加,但并没有拿出真东西来。比如,日本汽车工业发展之初,政府给它一个改进的时间。而中国发展自主品牌没有这个时间,再比如资金问题,并不是希望国家再给多少钱,但完全可以在解决资金问题和减少对自主企业产品的限制方面,拿出一些实实在在的政策来。

  其五,自主品牌的集体低迷,需要反思的还有其产品战略。自主品牌只停留在低端车市场是不现实的,必须要向中高级车市场拓展。这是自主品牌不能绕过的一个发展阶段。这也是自主汽车企业的共识。一位业内专家向厂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以低价为卖点必然牺牲利润。低价不是长久之策,自主品牌汽车何时才能成为国人心目中真正的名牌?

  对于中国来说,要成为汽车大国和强国,最终还是要依靠自主品牌的发展。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破茧之局”在哪里?只有把核心技术的掌握看作是开门的钥匙,那么,摆脱低端形象、提升品牌价值、克服产品线单一等一系列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有业内人士说得好:“市场在变,自主品牌的兴盛是昙花一现,还是化蛹成蝶,就看其能否适应变化的市场趋势去变化了”。李永钧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