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女足世界杯专版
 第A20版:女足世界杯专版
 第A2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上海地产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读者之声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上海地产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车情车趣
 第B14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5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6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广告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
 第B29版:求职
 第B30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31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32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16版: 汽车·我爱我车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9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车日”激醒环保意识

宇文百度


  忽如一夜春风来,源自欧洲“舶来品”的“无车日”似乎在中国已花开多树,处处飘香。今年9月22日,全国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在内的108个城市积极响应建设部倡议,迎来第一个“无车日”。

  作为人类文明和科技发展的象征,汽车早已成为当今人类不可缺少的现代出行工具。但随着机动车数量剧增,排气导致的环境污染、城市交通的严重堵塞,以及巨大耗油使能源枯竭等三大问题凸现。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成为导致中国能源日趋紧张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持续攀升的油价已成百姓用车不能承受之重,甚至影响整个经济发展。而交通拥堵早已成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心头大患。

  说白了,人们对“无车日”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们对周围环境的不满。如果我们的人居环境能够远离噪声和汽车尾气污染的话,我们有必要自讨苦吃抛弃方便的交通工具吗?

  “无车日”牵动着我们每个人。“无车日”既是车辆的休息日,更是环保的反思日、责任日。通过“无车日”,我们可以唤起人们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有助于人们树立理性的汽车消费观念——对现在的出行方式、用车习惯有所思考,有所改变。

  据测算,开展“无车日”一天,全国可节省燃油3300万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约3000吨,并有数百人免受交通事故伤害。然而,交通及环境保护非一日之功,光靠一年之中的一个“无车日”肯定解决不了“汽车社会”的这些顽疾。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能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节能减排环保问题的措施尽快跟上。具体地说,汽车经济结构的合理配置、税收政策的因势利导、环保节能的推广、开车人行车文明的提升、交通管理水平的提高等等。从经济、税收、教育等方面优化“汽车社会”的人车素养,充分激发社会力量的环保、节能公益积极性和自觉性。这样才能将“无车日”这一热情延续下去。

  可以预见,我国“无车日”由于处于起步阶段,这项活动在发展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问题,对城市公交运力、道路网络建设以及市民文明素质等都将是一次“考试”。但它毕竟是我们朝优化“汽车社会”环境跨出的一小步,相信这种“形式”至少能让一部分市民心中开启一扇环保之窗。       宇文百度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