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笑笑看! 吴强 |
拖着朋友、家人,自己也对着镜子试了好几次,发现这的确很难:微笑,露出8颗牙,上下各4颗。基本上,我等非专业人士,要么笑成了猪八戒,要么突然发现不会笑了。不由得对北京百名新招边检民警心生同情,因为国庆长假结束前,他们要学会这一高难度动作。 实际上,“8颗牙”做法在国内并不新鲜。早在2001年,深圳部分医院护士就被这样要求,结果却吃力不讨好。病人认为重要的不是微笑形象,而是对患者发自内心的关心爱护。2003年,重庆一医院也这样要求收费员,可患者反映:只要态度好,谁在乎你到底露了几颗牙。去年动车组开出来时,青岛客运段的乘务员被要求除了露牙以外,还要嘴角上翘15度。诸如此类。 时代的确进步了。古人强调要女人“笑不露齿”,认为那样才端庄温柔。现在变了,而且一露要8颗。不过,生物进化脚步又不够快,人的脸颊、肌肉、嘴唇、牙齿还没有进化到标准化境界,以致可以用统一的数字来衡量微笑的热度。 “8颗牙”倡导者或许会自我辩护:这只是一种形式,目的是为了强调热情服务,强调形式背后的内容。问题是,将原本难以统一的东西作硬性规定,这样的形式,大概还要加上“主义”两字才更恰当。 加了“主义”的形式进而会让人忘记目的。为形式而形式,为微笑而微笑,既容易流于表面和肤浅,又无法真正培养起服务意识、关爱意识。而没有这样的意识,就算每次都形式到极点、标准到极点,就算露了16颗牙,也不会有持续而深入的效果。 人脸变化万千,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有人露齿笑好看,有人不露好看;有人露8颗好看,有人露4颗好看;有人露上牙好看,有人露下牙好看。规定要笑,可以;规定一定要怎样笑,大家就回答他:你来笑笑看! [本文上海电台今天下午4时30分《晚报大家听》(中波990、调频93.4)同步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