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老师开设木艺课,学生争着来报名—— “老小孩”的手指会跳舞 马丹 |
自创了木艺选修课后,浦东新区华林中学即将退休的音乐老教师庄林初成了学校里最抢手的“明星老师”。学生不仅爱上他的音乐课,每逢新学期开学,更为报名参加他的木艺课挤破脑袋。同学们都很惊奇,无论是弹琴还是做木工,庄老师的手指会跳舞。 开木艺课纯属偶然 在华林中学,被喻为“最有趣的教室”就是庄林初的木艺工作室。“在这间教室里,我可以发挥想象,把脑海里的东西都做成木制品。”初二的朱李莉从上学期就跟着庄林初学木工,她告诉记者,每做出一件作品,就特别有成就感。在一个配有不同形状、尺寸的镂空工作台上,她左手按住木片来回移动,右手握住钢丝锯用力拉。不一会儿,一朵平面的木头花就在她手中诞生了。 “我从小喜欢敲敲打打,常捡些废弃的木头木板,雕刻成木板花鸟画放在办公室。”庄林初告诉记者,原本只把木艺当自娱自乐,但校长偶然看到他的作品后,就提议他不如开个木艺课把兴趣传授给学生。这一不经意的提议,为庄林初快结束的教学生涯开创了新天地。 被误解“不务正业” 可开课之初,庄林初却承受了很大压力。“你年纪大了,还想要什么?”“做木工还不如多学点语数外。”“教音乐的搞什么木工?”不理解和质疑的话抛向了他,更有老师堵在学生去木艺课的路中,赶学生回去上自习。庄林初说:“当初,很多人都说我不务正业。不过,幸好学校特别支持,我也坚持下来。” 自编课程、自制工具,庄林初一切“白手起家”。学校更是撤空了一间库房,专门给他做工作坊。现在,木艺课不仅大受学生欢迎,家长也支持。“学木工后,孩子在家愿意动手了,连学习也更起劲了。”一位家长说。 他像爷爷一样亲切 在他的“正业”音乐课上,庄林初也喜欢搞些小发明。“来,十指碰在一起,右手动左手不动,根据新歌的指法来敲。预备,起!”庄林初一边念着节拍,一边给学生演示他自编的音乐手指操,训练学生弹琴的指法。每周12节音乐课,庄林初是学校音体美教研组课时最多的老师。 “和孩子在一起,我觉得特别年轻。学生和我关系都很好。看到我抽烟,他们还会提醒我少抽点。”庄林初说起学生就眉飞色舞。他叫自己“老小孩”,常自掏腰包请学生吃饭或出去玩。学生也和庄林初很亲。预备班的高洁说:“庄老师很可爱,从不发脾气,就像爷爷一样。虽然,我没选上木艺课,但每天放学,我都会去庄老师办公室玩,里面也有很多木头。” 兴趣激发教学热情 庄林初说,木艺和音乐看上去有天壤之别,实际上都是艺术。“培养孩子追求艺术,其实也是营造一种校园文化。” 校长倪瑞明则告诉记者,“开木工课,原本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没想到,木工课不仅给学生开辟了动手动脑的平台,还点燃了老师的教学热情。自己想干的才能干好,这不仅对学生很重要,对老师同样重要。”倪瑞明认为,多些庄林初这样的跨学科教师,能把学校有限的资源充分调配出来。“教师根据各自的兴趣把潜能挖掘出来,校园文化也会有质的变化。” 庄林初的“特例”还带动了学校其他老师。教英文的上历史课,教数学的研究剪纸……不少老师开始主动申请课题、开设研究性课程。 本报记者 马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