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女足世界杯专版
 第A20版:女足世界杯专版
 第A2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上海地产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读者之声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上海地产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车情车趣
 第B14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5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6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广告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
 第B29版:求职
 第B30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31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32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A13版: 中国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9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上频掉馅饼 地下暗设陷阱
——“周周乐IC卡”亿元传销案的警示
郑良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法院9月中旬对“周周乐IC卡”传销案作出一审判决。泉州警方向记者披露该案详情。

  2004年7月至2005年3月,香港大顺集团泉州分公司开展“周周乐IC卡”促销活动,许以高额利润,诱骗当地1300多名群众参与传销,七个月敛财1.4亿元。

  白拿保健品

  还有劳务费

  位于泉州市丰泽区田安路的福建省顺昌大顺健康快乐贸易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是一家销售自产螺旋藻和灵芝胶囊等保健品的公司,2003年4月经工商注册成立。该公司对外声称是香港大顺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香港大顺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多达20多个,其内地总部设在广西博白——广西大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2004年9月,大顺泉州分公司与广西大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大顺人实业有限公司联合推出“周周乐IC卡”促销活动:消费者花4560元购买一套“周周乐IC卡”即成公司会员,会员每周到公司指定的自动售货机上限额刷卡消费,不仅能得到同价值的螺旋藻、灵芝胶囊等保健品,每周还能领取最高额为369元的劳务报酬,20周内消费周期结束后能领到总额为6780元的劳务费。消费者不仅白得营养品,还可从中净赚2220元。

  “周周乐IC卡”会员在填写申请表并交纳10元人民币办理VIP会员卡后成为业务员。业务员根据推销“周周乐IC卡”业绩每周获取提成;一周售出5套以上的业务员可成为业务主管,业务主管除享有顾客、业务员的待遇外,还可享受相应的津贴,数额为自己售出和介绍加入的业务员售出IC卡销售额的3%。

  此外,缴纳3.6万元押金的会员可拥有一台自动售货机,成为加盟商。加盟商能提成自己售出的IC卡销售额的5%、自己介绍加入的业务员售出IC卡销售额的3%、以及业务主管售出IC卡销售额的2%。

  2004年10月,为了让泉州会员“看到大顺的实力”,香港大顺集团、深圳大顺人实业有限公司、广西大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庆文让泉州分公司负责人洪少彬组织新入会的会员到广东、广西免费参观,感受“总公司的实力”,让会员们回泉州后“现身说富”。

  当月,泉州“周周乐IC卡”40多名会员到位于广西博白县的广西大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洪少彬向会员详细介绍公司“蓝图”,晚上,会员们住进度假村,吃山珍海味,回来时,每人还得到一枚价值近千元的金戒指。

  一时间,加入“周周乐IC卡”活动的群众增加到1300多人,许多人托“关系”才能购到该卡,有的人一下子购了100多套。开始几周,会员们不仅免费领取保健品,每周还领到数额不菲的劳务报酬,体会到“每周都快乐”的乐趣。

  资金链断裂

  劳务费断档

  泉州市公安局丰泽分局经侦支队队长戴强华告诉记者,根据“周周乐IC卡”计划,大顺公司每销售一套IC卡,即使螺旋藻等产品毫无成本,公司最终损失也在2800元左右,加入“周周乐IC卡”计划的绝大多数消费者并非冲着螺旋藻等保健品而去,而是为赚取劳务费、抽成等,这种层层累积的资金链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到一定程度就会断裂。

  2005年3月,浙江义乌市大顺商贸有限公司涉嫌“周周乐IC卡”非法传销被有关部门查处,朱庆文急忙从泉州分公司调2000万元返还受害群众,后被有关部门处100万元的罚款,公司的资金链开始断裂。从2005年6月起,泉州分公司的1300多名会员再没领到报酬。

  2005年8月,朱庆文令洪少彬等人关闭泉州分公司,躲起来“避风头”。2006年6月30日,住在泉州市丰泽区某高档花园的洪少彬被“周周乐IC卡”会员发现,数十名会员冲进洪少彬家,要求他支付“劳务报酬金”。面对群情激愤的“会员”,无计可施的洪少彬只得报警求助。泉州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调查。

  短短七个月

  骗得1.4亿元

  2006年10月,大顺集团总经理朱庆文、财务总监艾华、全国市场总监洪少彬、泉州分公司经理王仲增等7人先后落网,集团董事长王爱云在广西揭西的别墅自杀。

  2004年起,大顺集团先后在全国6个省区的20多个分公司实施“周周乐IC卡”计划,仅泉州一地就有1300多名群众上当受骗。据警方调查,从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大顺泉州分公司账户共收取传销货款达1.4亿元。至今,大顺泉州分公司还欠泉州会员劳务费7890万元。

  天上掉馅饼

  竟然有人信

  办案民警戴旭东告诉记者,案件调查中,不断有受害者找到警方哭诉其受骗经历,大顺集团的非法传销活动之所以能轻易得手,除了层层伪装、精心策划外,受害群众贪图利益、盲目跟风也是重要原因。

  泉州市区的李女士说,“我50多岁的丈夫患肾炎每月要花3000多元药费,家用很紧张。听朋友说加入‘周周乐’能有一笔不小的劳务报酬,我刚开始还不相信,就到大顺泉州分公司当面请教洪总监,洪总监说我穷是因为我不懂理财、不懂投资,想要改善生活,赶快投资‘周周乐’,不仅他的螺旋藻等保健品能治病,还能让我发大财。我被他说动了,将自家的房子抵押20万元去购买‘周周乐IC卡’”。

  “‘周周乐’害得我夫离子散。”石狮的周女士说,她丈夫原本开包袋厂,在资金困难时,曾向她借5万元“私房钱”,她没给,朋友介绍“周周乐”后,她将20万元现金投进去,如今分文全没,丈夫的工厂也倒闭了。“他得知我将20万元去买‘周周乐’却不支持他,决意与我离婚,儿子也不理我了。”    新华社记者 郑良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