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上海地产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投资理财
 第A30版:股市分析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拔
 第B03版:生活之友·居家有道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调味金指
 第B11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13版:上海地产
 第B14版:商道传奇
 第B15版:上海地产
 第B16版:上海地产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广告
 第B22版:上海地产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广告
 第B26版:广告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广 告
 第B30版:上海地产
 第B31版:上海地产
 第B32版:上海地产
 第B33版:广告
 第B34版:广告
 第B35版:上海地产
 第B36版:专题
 第B37版:上海地产
 第B38版:广告
 第B39版:上海地产
  
2007年9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诗人与河豚

赵丽宏


  宋代诗人梅尧臣,有外号“梅河豚”。这外号有点奇怪,似有嘲讽之意。究其来由,当然和河豚鱼有关。河豚味美,是中国人的美食,但河豚有毒,常有人因食河豚中毒致死。有毒的美食,吃还是不吃,千百年来一直是一个难题。有人为享口福“拼死吃河豚”,也有人以为河豚既有毒,便不该是人类的食物,不吃也罢。梅尧臣被称为“梅河豚”,并不是因为他爱吃河豚,而是他写了一首反对吃河豚的诗。

  范仲淹任饶州知州时,有一次邀好友梅尧臣同游庐山。在范仲淹宴请梅尧臣的酒席上,一位江南客谈及河豚的美味,眉飞色舞,绘声绘色,让听者神往。范仲淹尤其感兴趣,恨不得马上派人去找河豚解馋。可梅尧臣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贪图美味而冒中毒丢命的风险,实在不值得,于是即席赋诗,谈他对吃河豚的看法,并驳斥了那位江南客。这就是那首后来传遍天下的《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庖煎苟所失,入喉为镆铘。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夸。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退之来潮阳,始惮飧笼蛇。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

  梅尧臣这首诗,即兴而作,一气呵成,写得情景交融,鞭辟入里。他反对吃河豚,而且理由雄辩。河豚味虽美,然而“其毒亦莫加”,“中藏祸无涯”。诗中写到韩愈吃蛇,柳宗元吃虾蟆,蛇和虾蟆虽然样子难看,但食之无性命之忧。美味和生命到底孰重孰轻,梅尧臣观点非常鲜明,“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为了健康地活着,还是放弃河豚这样的美食为好。梅尧臣就是因为这首诗,得到了“梅河豚”的雅号。欧阳修曾这样评价这首诗:“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故知诗者只破题两句,已道尽河豚好处。此诗作于樽俎之间,笔力雄赡,顷刻而成,遂为绝唱。”

  宋代另一位诗人范成大,写过《河豚叹》,与梅尧臣一唱一和:“彭亨强名鱼,杀气孕惨黩。既非养生具,宜将砧几酷。吴侬真差事,纲索不遗育。捐生决下箸,缩手汗童仆。朝来里中子,馋吻不得熟。浓睡唤不应,已落新鬼录。百年三寸咽,水陆富肴蔌。一物不登俎,未负将军腹。为口忘计身,饕死何足哭。”

  他的看法和梅尧臣一样,也以为不值得为吃河豚而去拼死。如因贪口福而死,实在是愚不可及,死不足惜。

  传说河豚的胰脏特别鲜美,古人觉得用一般词汇难以描绘那美味,索性以“西施乳”称之。明代画家徐文长写过《河豚》:“万事随评品,诸鳞属并兼。惟应西子乳,臣妾百无盐”。苏东坡便为之入迷。一次有人请苏东坡吃荔枝,苏东坡写了这样的诗句:“先生洗盏酌桂醑,冰盘荐此赪虬珠。似开江鳐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他认为,荔枝的美味,只有河豚的“西子乳”能与之媲美。古诗中写到河豚的,大概是苏东坡的《惠崇春江晚景》流传最广:“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东坡在江苏做官时,当地有一位善烹河豚的厨娘附庸风雅,请苏东坡去吃河豚,苏东坡欣然赴约。面对厨娘烹制出的一桌河豚,苏东坡二话不说,坐下来埋头大吃。厨娘躲在屏风后面看,见苏东坡没有表示,正纳闷,忽见苏东坡丢下筷子,大叫一声:“也值一死!”据说这就是“拼死吃河豚”的由来。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