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重拾”传统文化,还是商业炒作?成都—— 千人“拜月祈福”余波难平 高柱 |
工人日报 今年中秋节前的一个夜晚,在四川成都市龙泉驿区博瑞花园酒店的草坪上,随着身着汉代服饰的主祭人悠长的“拜-兴-拜-兴-平身-再拜-礼成”呼喊,1300多名成都市民以传统方式拜月祈福。 主办方称,组办这一活动,目的在于“重拾”中国古代“拜月祈福”的文化传统,但现场有观众却批评该项活动有些过于商业化,似乎有悖中秋文化的传统意义。有关专家指出,尽管一定的文化内容需要一定的形式来加以表现,但如果形式表现过于符号化,则将有可能使其本身的“文化内涵”被遮盖掉。 9月22日22时,这个筹备已久的主题为“千人邀约,祝福奥运”的中秋拜月活动,如期在龙泉驿区的博瑞花园酒店举行。活动是分为祭月、颂月和拜月的主题晚会,除有舞台剧、歌舞、古乐演奏和歌曲串烧等节目助兴外,古时拜月及燃放孔明灯等传统文化习俗亦穿插其间。当晚,成都有1300多名市民慕名前来对月遥拜,为家人、朋友、国家和奥运祈福。为何举办此项大规模“拜月”活动?活动组委会一位负责人称:“在中国古代,特别是蜀汉时期,中秋节时除了吃月饼、团圆饭和赏月外,人们还要拜月祈福。但这一古老文化现象已在历史变迁中逐渐消失。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大规模的中秋拜月祈福活动,弘扬中国独特的习俗和文化现象。”他还说,动员那么多人来“拜月”,还有个目的就是为了能申报“吉尼斯纪录”。 从重庆到成都来出差的王先生,是被朋友邀约去参加千人“拜月”活动的。事后,他对记者直言道:组织千人“拜月”活动完全没有必要,进到里面感觉似乎商业化味道浓了一点。特别是还打出申报“吉尼斯纪录”的口号,未免有些“哗众取宠”而显得过于功利性。在他看来,把活动的目的性说得那么离谱和直露,这有悖于中秋文化的传统意义。家住成都新南门的退休教师徐素琴同样认为,现在不少地方总是挖空心思、广找题材来“借古炒今”,而又没有在真正“借古”上狠下功夫,相反给人感觉追“今”的浮躁味过重,这实在不利于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真正继承和弘扬。 “‘中秋’的核心价值在推崇‘团圆’与‘和谐’”。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家胡光伟研究员指出,倍加珍惜和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习俗固然重要,但在其表现形式上千万不要出现太符号化,否则就有可能把传统文化和习俗的真正“精髓”和“内涵”给遮盖掉。 (高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