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员与温梦杰“聊起了家常”。就在温梦杰轻松回答时,侦查员突然问道:“你搞计算机的,脑子这么好,连自己购买过什么固定资产都记不清,不至于吧!” 揭秘京城商业贿赂第一案 袁正兵 |
2007年9月11日上午,原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科技处处长、北京金信思创有限公司负责人温梦杰,被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执行死刑。作为“京城商业贿赂第一案”主角的温梦杰,是北京市重拳打击商业贿赂犯罪以来,第一个被法院依法判处并执行死刑的官员,而此案也是北京市检察系统迄今为止直接立案侦查并经审判认定受贿犯罪数额最大的案件。 9月26日下午,负责侦查温梦杰案件的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反贪局检察官王耕耘做客本报正义网,讲述了侦查这一案件时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举报信牵出千万元大案 2004年6月下旬,北京市检察院反贪局将一封匿名举报信转交到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反贪局的杨局长手中。 这封匿名举报信很简单,仅仅写了“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科技处处长温梦杰用巨款购买房屋,明显超过他的收入”几行字。如果举报的线索属实,很可能是一个大案子。经过对举报线索进行价值评估,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反贪局领导很快把这个案子交给了王耕耘办案组。 接到任务后,办案组马上制定了初查计划。根据安排,他们一方面暗中摸查温梦杰的有关情况,另一方面到房地产公司调查。初步摸查,证实在农行北京市分行确有温梦杰这个人,是科技处处长。而从房地产公司的调查显示,温梦杰在2002年11月以其妻子的名字购买了北京建外SOHO社区上千平方米、价值3000万余元的三套预售商品铺面房,而购房款项来源不一,除了银行贷款、少量现金之外,还有大量支票付款及境外汇款。一个国有银行的处长哪来这么多钱,而且买房为什么要用他妻子的名字? 带着疑问,侦查员针对一笔以“吴某”名字还贷100余万元的款项,到银行查证。从银行的监控录像中,侦查员看到一个戴着眼镜、手拿装满现金的手提包的中年男人,他就是温梦杰!“吴某”是谁?温梦杰还贷款为什么要用别人的名字? 听取办案组关于温梦杰种种异常情况的汇报后,反贪局领导决定密切注意温的行踪。 反常的温梦杰被刑拘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查,侦查员们发现温梦杰的行踪很反常。“基本不按正点上下班,活动完全没有规律。有时开着车,突然就停下了,好像是等人,又像是看周围有没有人跟着他。”王耕耘说。 几天后,还发生了一件让检察官们担心不已的事情:温梦杰突然消失了三天。办案组之所以担心,是因为温梦杰持有护照,外围调查稍有不慎,都可能导致其串供、毁证甚至出逃。于是,院领导决定对温梦杰立即实施抓捕。 接到命令后,反贪局对温梦杰实施监控。过了两天,温梦杰的车突然出现了,侦查员从早晨一直等到中午,温梦杰才进入他们的视线。在温梦杰打开车门准备启动汽车的一刹那,侦查员迅速出现并攥住了他握着方向盘的手。 直到温梦杰被检察机关逮捕后,侦查员才得知,在他们立案侦查之前,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分行领导也曾收到内容相同的举报信,也找温梦杰谈过话,但由于其矢口否认,银行也没有什么证据,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虽然没被查出来什么,但这件事情给温梦杰提了个醒,他此后办事更小心,总是想法保护自己。 2004年7月11日,温梦杰因涉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刑事拘留。 为查证走访百家单位 温梦杰被带到检察院后,侦查员与他进行了面对面的第一次交锋。 王耕耘说:“当我们问温梦杰是否承认自己有犯罪行为时,他拒不回答问题。”对温梦杰的第一次讯问就这样陷入僵局,侦查员感到了沉重的压力。于是,侦查员决定改变讯问方式。接下来,侦查员与温梦杰“聊起了家常”,温提及了他家资产等情况,唯独不提建外SOHO的房子。就在温梦杰轻松回答时,侦查员突然问道:“你搞计算机的,脑子这么好,连自己购买过什么固定资产都记不清,不至于吧!” 听到这句话,温梦杰一下就抬起了头。王耕耘说,当时温梦杰呼吸很急促,将近有10分钟一句话没说出来,后来才抬起头,表示听说过妻子在建外SOHO买了房。过了一会儿,他又改口说,这是他跟妻子一块去房地产公司办的购房手续,但房款大部分都是他妻子出的,他只出了少部分,还有一些朋友的投资,再往下就封口了。 “这个时候,虽然案件还没有突破,但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也更确定了对他的判断。”王耕耘还介绍了一个情况,检察机关是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对温梦杰进行立案侦查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只是一个表象,这就要求侦查员不能依赖口供,而必须对温梦杰购买建外SOHO房子的经济来源进行彻查,找到犯罪的直接证据。 查证工作远比当初的预想困难得多。在用去上百张介绍信和查询手续、找了近百家单位和知情人之后,温梦杰受贿贪污的犯罪事实、证据逐一被查出;而温梦杰也陆续交代了自己收取业务单位回扣、截留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分行货款的犯罪经过。 检察日报 (袁正兵) |